《朝花夕拾》读后感

初三 读后感 1130字
2023-09-30 18:32:24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几周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勾勒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封建社会画面,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的事情,回忆起孩童时代发生的往事,蕴含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

鲁远这个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自话小说《狂人日记》

故乡的自然风物。童年生活中的人和事都给鲁迅先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睡觉时,保姆长妈妈会讲美女蛇吃人的故事,还能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童年时的“我”买来带图画的“三哼经”;小伙伴、闰土的父亲善于在雪地里捕鸟;邻居衍太太又圆滑又阴诡等等。坐上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东关看“五猖会”,正月十四夜等着看花纸上面的“老鼠成亲”那样尖腮细腿的仪仗队的出现,都是使他“极其神往”的。他津津有味地讲述看目连戏里无常时的种种情形,并由衷地喜欢那通人情的“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对童年生活写的最为详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得幽默充盈、妙趣横生。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里面有菜畦、皂英树、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等,那里是他的整个世界。冬天,闰土的父亲还教他如何在雪地里捕鸟。最终,作者还是要告别他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去最严厉的书塾也就是三味书屋念书。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人,但先生似乎很不高兴他同“怪哉”虫的事情。在三味书屋虽然要认真读书,却也仍然可以在后面的小园里折腊梅、寻蝉蜕,也可以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画画儿。整篇文章写的充满童趣,生气盎然。

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有趣的,令人难忘的,而在想到自己的童年,虽不如鲁迅先生那样丰富多彩,可一件件小事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记得小时候在奶奶家,附近没有商店买什么玩具,奶奶就自己给我做了一个鸡毛毽子。在我们自家养的公鸡上拔下来三四根毛,然后底下垫一块铜片,然后将小的铜钱放在鸡毛根部,一个长的不大漂亮的鸡毛毽子便完成了。我和小伙伴进行花样踢,左脚踢的同时还能突然换或右脚,我们边踢边数,互相比赛看谁踢的多,你看,我的朋友边踢嘴里边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左脚踢不动了突然换右脚,最后再来一个向后踢,完美收尾。看的我们目瞪口呆,伙件之间的较量就这么开始了,院子里传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书中的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今人回味,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朝花夕拾》,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作者的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