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七月,酷暑难耐,读完《茶人三部曲》不禁联想,七月的杭州,茶树是否也在苦夏?
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与《筑草为城》,作者王旭烽以茶写史,从王朝覆灭至改革开放,讲述了一个世纪的兴衰风云、三代茶人的悲欢离合,当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的激烈碰撞,徐徐展开一幅近代史上中国茶人跌宕起伏的命运长卷。
我是喜欢茶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国人的生活离不开茶,无论是恬淡柔婉的江南茶庄,热烈火辣的川渝茶馆,还是闲适惬意的广式茶楼……现在想来,在馥郁茶香中,好像任何事物都会多出款款深意,而令人陶醉的茶之韵不仅在于入口的滋味,还在于以茶比人、以茶喻理、以茶言志。
首先提到茶人精神,我想,书中最具茶魂的无疑是忘忧茶庄杭氏家族第三代传人杭嘉和。就像在蒸、炒、焙、挤、压、揉等诸多工序中忍耐而不变形的新茶,他稳重内敛、澄澈清明,一如他的名。杭嘉和是柔和的,他能够温顺地服从命运交给他的安排,放下革命热血担起家族重任;可他又是刚烈的,面对日军侮辱,宁受断指之痛亦不屈服。这种刚柔并济的性格展现出了中华茶人独特的不朽风骨,越是细品越是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都知道,安逸是舒适的,人生来就有惰性,而茶清如露、心洁如佛。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就是要强调“怡、清、和、真”的内涵,用茶魂约束自己,培养高尚志向。茶魂聚集着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丰富与优雅。此外,书中提到的茶壶曼生壶,壶身镌刻着“内清明,外方直,吾与尔皆藏”的小字,沏茶时,器物之清更是衬托出了饮茶人心境之清的重要性。
说到茶壶,家父就有一套茶具,闲暇时总爱摆弄,我虽爱茶,但更倾向于饮来解渴,如果让我坐下细细体会,好像总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手中这杯茶的本身。反观杭氏家族,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他们依然能够在生活间隙里静心品茗,在茶园茶树下放空自己,我方才明白,饮茶,饮的是生活、是人生。我突然很想夺回静心的能力,我想要思考,如何如茶般栖息?在喧嚣繁华中返归宁静与质朴,在时代中留下自己的东西?
茶汤中的茶叶沉浮起落,汤色永远清明。滚滚历史长河,那些传承不变的是浩然之气、高尚之风,唯有精神可以超越时间、超越血脉。新时代新征程,吾辈心智更应受茶之涤清。载茶之灵魂,根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崇高社会使命。清茗一壶,尝到百味人生,一句“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在结局处静静地荡气回肠……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长江无穷,茶树千年,愿我们能以人类之躯,比肩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