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的诗与歌

初三 读后感 572字
2022-07-31 17:45:17

一句句诗是一串串珍珠,珍珠间碰撞擦出的都是曼妙天籁。诗,是理想的王国,梦幻的画卷,更是一个温情的故事,一首甜美的歌曲。艾青,一位“最伟大的歌手”,为他的奶妈写了一首最深情的颂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以致那些年,奶姆与乳儿的故事。

“歌”的开端,是泛黄而沾满灰尘的。原来“大堰河”是家乡送给她的名字,奶姆与乳儿的身份也浮出水面。接着就是灰暗的前奏,也是故事的结局,眼前的雪不仅是大堰河一生的反馈,也是温暖记忆的先锋手。有寒冷方能触动记忆中美好的思念。

“歌”的中间,是起伏而充满温暖的。大堰河对自己如同亲孩子的抚摸,令艾青无法忘却。令它更为痛苦的是,作为大堰河最爱的乳儿,闲时唯一的安慰却做了地主父母家的新客,亦是奶姆大堰河的痛点。于是天生劳碌命的它提起菜篮开始了劳动,诗人对于“含着笑”干活的它充满了怜惜,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可是它仍是幸福的,因为大堰河心里一直都有它的位置,只是“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卑微成了爱的主调。

“歌”的终局,是悲哀而升华凝聚的。开端重现,气氛降至低潮,也许艾青也知道,大堰河是带着遗憾走的,于是它将最后遗憾的答案化为了沉痛的思念。人间的美好从未离开,乳儿会永远记住爱它的奶姆:“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温情无如“歌”,它没有终结之时,正如那些陈旧的故事至今让人读来为之动容。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年,奶姆与乳儿的故事。

教师点评:吟诗,好比喝茶,吟诵诗歌,知其大意,只是小儿科,深入探索,细细品读,才是真功夫。令人惊喜的是,小作者读诗,不是读到表面,读到了诗歌想表达的内容为止,更读到了诗人的心、诗人的才以及诗人倾注于其中的深情。诗歌分为了三个部分,小作者便也分别从这三个部分进行理解,让诗歌从局部到整体,从“写了什么”到“为什么这么写”,有条理地、有方向地被层层剖析。“泛黄而沾满灰尘”、“起伏而充满温暖”、“悲哀而升华凝聚”这些有深度又有画面感的词语放在每段的开头,让文章条理清晰,也为每一个部分奠定了感情基调,令人更快融入其中。这样的鉴赏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文章除了要有正确、牢固的基础积累,对诗歌有全面透彻的认识,要身临其境去理解和投入之外,推敲打磨的过程也必不可少,其间又包括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严密的思维过程。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