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一古典小说,记一百单八将之传奇故事。其间,含深不可测反复让位宋江,有英勇无畏打虎英雄武松,有粗鲁率真板斧先锋李逵。然而绿林之中更有英雄,作者称其:“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其人便是“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书中首次登场时值玉麒麟中计,燕青上谏多次终不得采纳,可见卢俊义对其不信任。然则他掳后返京城时,燕青再苦谏言,玉麒麟反踹其几脚,众看官既为燕青之忠而动容,又为卢俊义身在福中不知福,过度的防备心而叹惋。
然言其义,随主上山后的燕青,服侍宋江一视同仁。但凡宋江提出任务,他都会积极完成,此为应尽之义。为了宋江心愿——顺利招安,替其接近李师师,以讨得一封诏书;在平泉桥,以义之名劝阻卢俊义临阵出战,却如常失败。
梁山之人有忠有义,又个个胆识过人,其源于个个耍刀舞斧,各有各的本事。若问:燕青本事可大?奉《沁园春》原句: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可谓是才艺双全,因此最后得以和李师师一唱一和向皇帝提出招安的要求,说是宋江善于用人,更不如说是燕青以其之能尽义、尽忠。
阅读得知,如此一个忠义双全的好汉后来竟不知去向,结合资料分析,人们对于他真实结局的猜测大都倾向于好的一方,但据现实一想,或许没有明确的记载才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结局。也只得如此祈愿罢。
是夜,再浸于水浒故事中,走进战乱中的梁山水泊,读那些性格直爽的好汉,心跳与故事一同跌宕起伏,后可以真心愿其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