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觉醒年代》有感

初三 读后感 782字
2022-04-23 15:42:36

“什么路可以救中国?”“不知道。我正在找。你愿意和我一起找吗?”“为中国找一条救亡之路,乃是我李大钊毕生所求。“民国时期,推倒了封建帝制的中国仍是一个备受屈辱的国家。

旧官僚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压迫,使得华夏溃黯,寰宇蒙尘。卖国贼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国内外倒袁声响成一片,海外留学生们“回望神州,仰天悲愤”,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毅然归国,从此踏上了漫漫的救国长路。

创办刊物,任教北大。启发民智,普及白话。工读互助社,平民讲演团。领导五四运动,传播共产主义……一路走来,先生们一点点地尝试,一步步地探索。

其实在那个年代,所谓“救中国”,在许多人眼里根本是无稽之谈。当时的民国,真的就如鲁迅所言“烂透了”“根本无药可救”,但先生们仍是为了救国不惜一切代价。

其实我们只是站在后来人的角度上回望历史,而在看了《觉醒年代》之后,才知道以后来人的目光去感叹前辈们的伟大是多么浅薄。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所以站在后来人的角度上,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付出,亦无法用只言片语来感叹他们的伟大。

“虽千万人吾往矣”,“往”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往"呢?回首龙华,喋血断肠。在临刑之时,表面从容镇定、毫无惧色的前辈们,真的不惧死亡吗?

怕死是人的本能,换句话说,是人总会惧亡。不知怕死的是愚者,而知道害怕但仍能克服恐惧的,是真正的勇士!为了真理,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国家的未来,即使流尽鲜血,也在所不惜!死亡对于这些而言,又算得了什么?那些恐惧早已化作云烟!他们不怕牺牲,他们有为国捐躯的精神!他们不是为了“这样的国家”而死,而是为了日后他们心中那个胜利的、光明的、辉煌的新中国而牺牲!正如孟夫子所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他们是追光者,亦是光。

有流血,有牺牲,有悲痛,有欢乐,有虚伪,有真情,有狡黠,有磊落,这才是中国真正的革命史。《觉醒年代》不夸大,不做作,真实性与艺术性并存,深刻而鲜明地还原了当年那段岁月,让先生们从冷冰冰的教科书中走了出来,重新回到世人面前。

有人问,《觉醒年代》是否还有续集?

答曰:我们今日的太平盛世,便是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