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烛之光,增辉日月

初三 读后感 889字
2020-09-12 10:29:23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坛中花草之所以开得赏心悦目,是因为有园丁辛勤栽培。盒中宝玉之所以光滑莹润,是因为有工匠悉心打磨。

而名唤中国的东方巨龙能够一跃至九霄,盘旋云巅上,离不开背后千千万万人民用血汗汇聚而成的动力。他们好似一截荧烛,甘愿焚烧自己,用微芒为日月增添光彩。

夏伯俞老人登临《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故事,诉尽了开拓者的伟大与艰辛。

他曾是一名登山队员,年轻时为了攀上珠穆朗玛峰,不惜废了双腿,却无缘登顶。在此后他依然坚持不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在69岁那年,他站在珠峰顶端睥睨四方,他的理想不再是白日黄粱。

他也讲述了关于前辈的事迹。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必经之地,是一处陡峭断壁,有“飞鸟也无法逾越”之说。第一代中国登山队员,要用“搭人梯”的方式越过这断壁。为了顺利爬上去,他们不惜脱下登山靴,甚至连一层薄袜也不留。双脚与厚重冰雪亲密接触的瞬间,寒冷夺走了知觉。可他们顾不得这些,一个人踩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跨过这道险阻,继续前进,最终成功登顶。

无论是用血肉之躯搭建的梯,还是后来架上的金属梯,都有着无比神圣的名字——“中国梯”。“中国梯”承载了无数勇士的梦想,创造了无数新的奇迹。当初架起这梯子的人,有的因冻伤而残疾,早已无法让山石匍匐于脚下。他们曾为了给后人开辟通往云巅的道路,为了给祖国争得荣耀,义无反顾身闯险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有一群人,奉献了自己的健康,换来祖国盛名辉煌。

另一位颇使我感动的,是名海军。他常年纵横于浩荡溟瀛上,令心怀不轨的海盗闻风丧胆,是商队与渔民的守护神。他也和同事们共同捍卫祖国的领海,不让外人肆意侵占。

可在他们在祖国的事业倾注大部分精力的同时,却与家人聚少离多。那名海军在台上面含怅然地说,自己与一对双胞胎女儿只有十二次见面。在大国与小家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前者,并为之鞠躬尽瘁。自己掌中所握的每寸光阴,几乎都填在了华夏宏图中。

有一群人,奉献了自己的韶华,换来祖国山河稳固。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窥见了千万劳动人民的缩影。他们与荧幕中的人无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把毕生所学投入国家社会建设里,让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更加鲜亮。默默奉献,不慕名利,是他们的最好写照。

他们虽只是世间蜉蝣,山中芥子,但都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哪怕只有绵薄之力。

荧烛之光,增辉日月。让新生一代的我们击楫中流,奉献自己的力量,使泱泱华夏化为天上星渚,照亮四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