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夏天。我走到外面,看到一只站在地上的小鸟。它看见我,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汽车下面,再也找不找。但就那么一眼,我便确定那是只掉下窝来的小鸟,因为它的嘴角还有一缕嫩黄,鸟妈妈也在墙头焦急地叫着。
下午,起风了,我担心小鸟会冷到,就想把小鸟带回家养一段时间。隔壁家的奶奶看见了这只小鸟,说这鸟是她的,前几天刚丢的。于是我把小鸟逼到墙角,一把抓住它,放到奶奶手里。小鸟不停地叫着,凄厉悲惨,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奶奶把小鸟的翅膀轻轻拉开开,“哇,才那么点儿羽毛!”看到小鸟翅膀上长的几根稀稀拉拉的羽毛,我不禁感叹到。谁知奶奶竟很失望地对我说:“这不是我家的鸟,你带走吧,它在屋里关一会儿就会叫死的。”我却不想带它回家了,怕它死掉。因为风很大,所以我找来两片木板,搭在墙角的泡沫箱上面,又在里边撒上了一点小米,当做它的食物。
渐渐地,风停了,我披上一件衣服来找小鸟,它正在我给它搭的窝里,看见我来,小鸟又蹦蹦跳跳地跑了,我也跟着它一起跑,生怕它被野猫吃掉。就这样,小鸟渐渐熟悉了我,每次我过去,它也不会急着溜走了,我也常常到它的“小宿舍”里去看它。最好看的还是它的眼睛,黑溜溜的,闪烁着希望的光。
几乎所有人都说它活不长,但我还是坚信它有一天会靠自己的力量飞向蓝天。我更加勤奋地给小鸟加食,换水,想让它吃得肥一点,好有体格飞上蓝天。
五天后的一个早上,天格外的凉,不像个夏天。最惊奇的还是没了那鸟妈妈啾啾的叫声。妈妈倒完垃圾回来,对我说:“宝贝,小鸟不见了!鸟妈妈也不叫了!”我一下慌了神,急忙跑到“小宿舍”旁,却不见鸟儿的身影。中午,我不依不饶,再一次把小区找了个遍,鸟儿不见了!我的心一下沉进了冰窘里。他们的预言……难道真的……灵验了?……
从此以后,我便留下了后遗症:天空中鸟的叫声、墙头的一只小鸟,甚至一根鸟的羽毛,都会使我格外关注。
这一切,都是怕在“众里寻它千百度”后,没有“昂然回首”,就没有发现“那鸟正在灯火阑珊处”……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小作者描述了小动物的外形,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文章既生动,又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