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爷爷常常教导我的一句古诗,它让我对竹子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和向往。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而竹子在这里是最常见的植物。竹林环绕着我们的老屋,只有屋前的空地留下了活动的空间。这些竹子是爷爷年轻时亲手种下的,他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情感。
儿时,爷爷总是会抱着我坐在屋前的空地上,给我讲关于竹的故事;给我说关于竹的寓意,教我背关于竹的古诗。我最喜欢的就是郑板桥的《竹石》,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竹那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在我稚嫩的心田里生了根,发了芽。
有一次,我听爷爷说,竹林的深处有一处潭水,美得像仙境一般。我心中燃起了一团火,我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仙境”。终于,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爷爷奶奶要出门割稻。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雨停了,我目睹着他们拿着镰刀出去,我迫不及待地弯着身子,两手护在胸前,脚尖点地,偷偷地溜进了竹林。随着我深入竹林,景色越来越秀美。一根根翠绿挺拔的竹子屹立着,仿佛是在顶着天立着地,让人心生敬畏。
竹竿的周围伸出的枝节,装点着单调的身躯,使那刚劲的线条稍微柔和,使人多了一份陶醉,少了一份敬畏。清风拂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和着潭水的清脆声响,奏出一曲悠扬的乐曲。竹叶挡住了炙热的太阳,挡住了一切烦忧,只剩下一片祥和和平静。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溅起了金色的光芒,映在竹叶的露珠上,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竹子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在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竹子不仅美丽,更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素而淳厚,品格清奇而典雅,形态文静而怡然。在竹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会了不畏艰难的勇气。
在这个竹子的世界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