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点滴,含着关爱的千言万语,终不过是一碗普通的白粥。
朝阳刚刚降临神州大地,微微霞光洒满少年的心。我坐在餐桌前,看着面前的白粥,翻开了记忆。每天早上的早餐任务 被爷爷包揽。温热的米糊闯进胃里,暖的是一天的精神。爷爷总会在一旁念叨着,“快点儿吃,吃完该上学了。”吃完之后,爷爷会开上他的小摩托,迎着晨光,拂着微风送我去上学。爷爷慈祥的目光,亲切的话语,伴着那碗白粥,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可平淡的时光终有变故。我五年级那年,爷爷查出了绝症。我上学再也没人接送,来回一个小时的路程全被我的双腿担下,那碗白粥仍在原处。可是,沿途的早餐店里,软香的餐包,精巧的小蛋糕,黄白纯浓而的豆浆,无不充盈着我的胃。那碗白粥就显得暗淡无味了。我为了留下胃去品尝美味的面点,不止一次的将那碗粥倒掉。爷爷看着我做的一切,沉默不言,而那心疼的目光却出卖了一切。再一次,我端着那碗粥,正准备把它倒掉,爷爷突然伸出手来制止了我,“不能这样浪费粮食的,想着我们以前过年都没有这么浓稠的粥呢……”爷爷苍老的声音念叨着他的过去。对于这些话语,我早已厌烦,悔改之心仍是不减。争执之下,装着温粥的碗应声倒地,爷爷眼中的心疼,不解,及我从未见过的愤怒,让我开始心虚了。我争执着“不就一碗粥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再煮一遍呗。”话说到后,我越来越没有底气,声音也越来越小。到最终我拎起书包带一奔而出家门,留下爷爷独自处理那碗混着瓷碗碎片温热的粥。
上了初中后,住校生活拉开序幕,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周末,我走进厨房,看到那熟悉的餐桌上仍摆着熟悉的粥。我不由自主的走过去,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温热的粥,米糊瞬间充斥着口腔,一咽下肚,唇齿留香。对面,爷爷正在看着书,艰辛的化疗,使爷爷的皮肤没有一点光泽,全是瘦的皮包骨。又开始念叨着他的古话“要努力学习,以后才有好生活呢,早餐是最重要的了,没有早餐你哪来的精神去干活呢?你很聪明,爷爷相信你会闯出一番天地的。”我搅动着碗里的粥,沉默不语,浓稠的米糊,混着晶莹的米粒,里边,还掺杂着爷爷的爱与希望。
再一个暑假过去,物在人非,餐桌上仍摆着一碗白粥,在厨房里忙活的却是奶奶了。我端起桌上的白粥,轻抿一口。是熟悉的味道,是不同的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饱满。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