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小雨霏霏,像一根根的线,微风飞飞,吹起一缕缕的丝。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兴致勃勃的走进了南方的一个橘园。
橘树柔韧的枝条摇晃着,宛如少女翩翩起舞,树上那一片片绿叶在枝叶上尽情的摇曳。这轻盈的身姿。那压弯枝头的沉甸甸的金橘,轻轻晃动着,仿佛在对我发出无声的邀请,我伸手拧下一只放到鼻前。一股馨香沁人肺腑。橘子园中带扁,细腻柔嫩,拨开松软的橘皮,拜年的举办。就像明晃晃的月牙,就像弯弯的小船,他们肩并着肩,手牵着手,心贴着心。这种同舟共济,紧密团结的精神。使我想起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王小二》。这个农村儿童团员和人民军队有着鱼水般的深情,放学我过来为八路军放哨,还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最后壮烈牺牲。
更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屈原在《橘颂》一诗中,赞美橘子应求不弯,宁死不屈的清高气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因为楚国的腐败又无力挽救愤而投汨罗江身死,这种忧国忧民的不屈行为,就是对橘颂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屈原就是最好的橘。而《菊宋》恰恰就是在颂“橘”。我看过郭沫若的剧本《屈原》,看过周振甫的《橘颂欣赏》一文。屈原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敬仰他和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有嵩高的细节,正如橘树“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屈原和他的《橘颂》一样。都是不朽的。
你能在下风仍在吹,我继续在橘林徘徊,任思绪飘向遥远的古代……我爱橘子,我爱具有橘子人品的人,我要争做一个“橘子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