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上的小街

初二 状物 1507字
2022-01-28 08:10:32

我家附近有一条普通的小街。小街不长,从东至西只有三四百米。它不繁华,甚至有些老旧,就连名字也土得掉渣,叫作“三七街”。然而,它却是我无比钟爱的去处,因为从早到晚,这里都有各种各样的美味诱惑着我的味蕾,让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我的早餐通常是在一家叫作“油饼母鸡汤”的店解决的。光看“母鸡汤”这仨字,你可能会觉得油腻,其实不然,鸡汤入口,没有一丁点儿油腻之感。奶白色的鸡汤上面点缀着碧绿的香菜,再配上细嫩的蛋花儿,碗底还沉着几条鸡肉丝。喝上一口,又鲜又香,清香爽口。喝鸡汤一定要搭配他家的招牌油饼。油饼完全不油,只是很薄。油饼酥脆的外皮包裹着软嫩的饼芯,与鸡汤搭配,真是人间美食。吃了这样一顿营养早餐,我就开始了元气满满的一天。

逢周六周日,我定然会去小街西边喝上一碗“小陶胡辣汤”。每天的早餐时间,“小陶胡辣汤”门前总是排着拥挤的长队。我这个学生党是等不起的,所以只有在周六周日早晨,我才能从容地排着队,等待着一碗心心念念一周的胡辣汤。我每次必点的黄金套餐是两元钱的油馍头加上一碗牛肉胡辣汤。胡辣汤里的内容很丰富,有面筋、木耳、粉条和大块牛肉。喝上一口,胡椒的麻辣在口中炸开,随后便是汤底的药香和牛肉的肉香,让人吃得浑身火热,回味无穷。我最爱的吃法便是将油馍头泡在胡辣汤里,油馍头中和了胡辣汤的辣,汤的味道渗透到油馍头的每个细胞。焦香的油馍头瞬间被征服了,同时被征服的,当然还有我的胃。

当日升中天,小街上一家叫作“香沅缘”的米线店开门了。他家属于云南风味,米线与我们本地的不同,有筷子般粗细,莹白如玉。味道有多种,麻辣的、酸菜的、番茄的、原味的,我最喜欢吃的是番茄味的。当一碗做好的米线端上来时,朱红色的番茄高汤仍在翻滚,香味弥漫。晶莹剔透的米线,金黄色的豆腐块,翠绿的小油菜,粉嘟嘟的香肠片,白胖的鹌鹑蛋,淡黄色的鱿鱼片,构成了一幅色彩生动的图画。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垂涎三尺了。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米线,它顺滑无比,轻轻一吸就到了口中,劲道有嚼劲,又与各种配菜融合在一起,让你唇齿留香。吃上几口,再喝上一口浓郁的番茄汤汁,顿时觉得喉咙和胃被熨帖得极其舒适。每次我都把米线吃得一根不剩,汤喝得一滴不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既然说了米线,就务必要介绍一下它的“姊妹”热干面了。在小街中段有一家“汤记热干面”,味道也是让我欲罢不能。他家是正宗的武汉面,面条却比别家的湿润,入口不会让人觉得芝麻酱很干涩。切得细细碎碎的小葱一定要用本地的,这样才有浓郁的葱香味。再放上开胃的酸豆角、鲜脆的榨菜,就更地道。用筷子把面夹起,香气就会扑面而来。将面拌开,咬上一口,分量十足的芝麻酱会从面里溢出来。面条既不粘牙,也不缠口。再配上老板赠送的大碗紫菜汤,让人想不爱都难。结束了一天忙碌的课程,放学回家的路上,已经饥肠辘辘的我经常会到小街买两个油酥饼垫垫肚子。那是一家重庆特色的油酥饼店,高峰期也总是排着长队。我忍受着馋虫的考验,在人群中煎熬地排着队,诱人的饼香不断向我袭来。终于轮到我了。我要了一个板栗味儿的和一个五香的,然后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开始大快朵颐。板栗味儿的馅料十足,并不那么甜腻,混着烤得香喷喷的白芝麻,绵软中带着丝丝甜香,三口两口就进了我的肚子。五香的虽然没有馅料,可是香酥掉渣,清香可口,还没走到家,也被我报销了。小街的美食可远不止这些。灵宝肉夹馍、鸭血粉丝汤、麻辣烧鸡、王洛猪蹄、臭豆腐、香酥鸭、羊杂可……这些也是出了名的美味。小街上终日香味缭绕,日日不绝。

请原谅我是一个没有追求的吃货,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情怀。我只知道,当舌尖与小街上的各种美食相遇时,得到的是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我想,这大概就是幸福最初的样子吧!

教师点评:央视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而它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其合理的场景选择、对细节的完美把控、对美食的热爱,而这,也是这篇《舌头上的小街》成功的秘诀。场景,是指电影、戏剧作品中的各种场面,由人物活动和背景等构成。这篇文章将写作的场景设置在“三七街”,这样的小街在各处都不少见,因而无时无刻不流露出真实、质朴的特点,也让美食在被享用时充满着热闹、欢快的氛围。既然是“舌尖上”的小街,写作的对象自然离不开美食,交代完背景之后,文章迅速将镜头聚焦于各种美食之上,深入描写美食的细节,先从美食的外观描写,重点写了美食的颜色、性状、所含的食材,引起读者的食欲,接下来是美食的味道,小作者详细描述了各种食物带给人的感官刺激,把食物怎样“好吃、好闻”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很多词汇运用恰当、准确,十分形象,成功将读者的“小馋虫”给勾了出来,令人光看文字就能流口水。特别的是,在进行“感官”细节的描述时,小作者还很善于运用“动词”来呈现感官体验,这些动词能给到读者代入感,好像自己正在进行这样的体验,可见小作者平时的基本功很不错。以上写美食的技巧并不难,但是若要写得让人口水直流,食欲大动,最离不开的便是小作者本身对美食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创作最大的源泉,“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