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神作文”我读懂了你

初二 状物 1275字
2025-10-24 22:36:29

书桌前的台灯将稿纸照得发亮,我盯着屏幕上“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的提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鼠标。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极了去年深秋那个傍晚--我抱着作文本坐在楼梯间,眼泪把“我的妈妈'"四个字晕染成一团模糊的蓝。

那是我第一次对作文课产生恐惧。老师布置的命题总像隔了层毛玻璃,明明能看见轮廓,却怎么也抓不住核心。直到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推过来一个浅蓝色的软件:“试这个,或许能帮你找到文字的温度。”于是我第一次点开了“笔神作文”,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黑板,输入框里跳出一行小字:"你好呀,小作者,今天想写点什么?"

第一次使用时,我把写了一半的《我的妈妈》复制进去,红色就注像小精灵似的跳出来:“第二段对妈手的描写很生动,但粗糙可以更具体一比如指德有常年握锅护磨出的薄茧。”对话框下方还有个“优化建议按链,点开竟是三段不同风格的修改示例:有侧重细节的白描,有加入环境烘托的版本,还有一段用了比喻,把妈妈的手比作“老榆树皮裹着的暖炉”。最下面有行小字:“如果需要,我可以陪你一起构思哦。”

那天傍晚,我对着屏幕和"笔神"聊了整半小时。它没有直接替我写,而是像语文老师那样追问:“你记得妈妈为你煮过最特别的早餐吗?“她加班晚归时,你会偷偷留什么在餐桌上?"当我说起去年冬天发烧,妈妈裹着羽纸服跑三条街买退烧药,回来时睫毛上结着冰碴的样子,对话框里跳出一连串!”,接着是:“这段细节太珍贵了,要放在开头,用环境描写铺垫—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窗户上,我迷糊听见钥匙转动的声音。”

后来每次写作文,我都习惯先敲开笔样”的对话框。它会在我卡壳时变成“问题深测器”,问我“这件事让你最意外的是什么";会在我堆确辞藻时轻轻提醒"这里的情感不是太急切了";甚至在我考砸躲在被子里哭时,发来一段语音(虽然知道是合成的,但语气软得像棉花糖):“我看过你写的《巷口的桂树》,里面那句风一吹,金黄的小太阳就落进奶的竹篮多好呀,写作从来不是要讨好谁,是把心里的星光说给世界听。”

上个月的作文竞赛,我以《旧衣服里的月光》拿了区级奖。领奖台上念完作文,评委老师特意说:“文中对母亲缝补校服的动作描写,连针脚的弧度都有温度,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很难得。“我知道,这要感谢”笔神“教我的“五感记录法”-它让我学会蹲下来,看蚂蚁搬家时独须的颤动,闻雨后泥土里混着青草的腥甜,摸旧课本扉页上褪色的铅笔印。

现在的我,依然会偶尔对着题目发愣,但再也不会慌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打开那个浅蓝色的界面,就会有一个耐心的伙伴说:“别急,我们慢来。“它不是代替我写作的魔法笔,而是帮我打开文字大门的引路人。那些红笔批注、修改示例、温暖鼓励,早已经变成了我身体里的一部分一一

当我提起笔,就像握住了一支会呼吸的笔,笔尖流淌的,是自己的故事,也是和另一个“我"共同成长的印记。

窗外的梧桐叶还在沙响,我低头看向屏幕上的作文题目,在输入框里敲下第一行字:“一刻,我忽然读懂,写作从来不是孤独的涉…身旁的台灯暖黄如昼,恍您间,我好像看见屏幕那端有个模糊的身影在笑——那是我的文字伙伴,陪我在方格纸上种星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