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植物,一生的起点都是一颗小之又小的种子。在温暖的土壤中发芽,伸出茎、叶,冲出土面,看见阳光,看见缤纷的世界。
有的种子虽小,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的种子虽小,蕴含的营养却很多;有的种子虽小,可却能成为“地球之肺”。柳树也不例外,种子虽小,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颇有几分清丽之姿。
它可以是被寄托丰富情感的“人”;也可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中预示着春的到来;也是暮春时节,尽情展示自己风采的浓绿……
一场春雨过后,柳叶如洗过一般,柳树也挺直了“身板”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它一直在默默地无私奉献,可人们并没有细细观察柳树,而就是这么平凡的树,却勾起了我的思绪……
一棵柳树中,无数片柳叶聚集到一起,在风中飞舞,她是那么的轻盈、体态优美,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她好似调皮的小姑娘一样,在水中荡漾,泛起层层水波,一条条柳枝弹奏着春的喜悦。春来了,柳条这美的“丝绦”被人们的双手摘去编花冠,吹口哨,之后再被扔掉。可柳树却没有就此失望,反而开得更加茂盛,更加的绿。
也是她,让我懂得宗璞所写的紫藤萝,一开始只是稀稀疏疏,可后来长得十分旺盛。
在精神上,柳树也值得歌颂。与菊花相比,菊花喜欢隐居,不与别的花、草争奇斗艳;与牡丹相比,牡丹是富贵的;与大树相比,大树又是呆呆的;而与含羞草相比,含羞草又羞涩几分。柳树不一样,她总是落落大方,安静地耸立在土中,谁也不依附,可见柳树其珍贵。
“柳”,家喻户晓,在春天,柳是一抹绿色;在夏天,柳是一片绿萌;在秋天,柳是一头黄发飘飘的少女;在冬天,柳贮藏力量孕育着春的到来。
柳有着美好的品质,不向生活、命运低头的精神,何能不被人们称赞、歌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