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客来茶当酒”,茶是沟通情感的最好媒介,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许多人不知道,现代人喝的茶,和古代人喝的茶却有千差万别。
先民吃茶,就是把茶树上的新鲜叶子采下来,直接放进嘴里嚼,或放进锅里煮一下连汤一起吃。在唐朝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是吃煮的茶,查理还要加葱、姜、橘皮、薄荷、盐等,美名其曰“羹饮”。
现代人谈茶文化,必言陆羽。路与得诗僧皎然和尚、大书法家颜真卿等贵人的相助,钻研茶技茶艺,撰写了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专著《茶经》。《茶经》带动了唐朝时期饮茶方式的调整——茶叶虽然煎煮,但不再放葱姜等调料,开始追求茶的本味。
雅致的宋朝人喜欢点茶,他们把茶磨得很细,用沸水冲泡,并用竹器搅拌,专业术语叫“击拂”。点茶作为一个记忆游戏存在,则是我们常说的“斗茶”,比谁的茶泡沫更白更细,咬盏更持久,谁就是赢家。
奠定中国人喝茶格局的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茶叶革命”造福亿万茶人。当时给朝廷的贡茶是蒸青制法的龙团凤饼茶,但民间已出现了炒青制法的散茶,朱元璋曾处于社会底层,感受过民间百姓的疾苦。登上皇位后,他便下了道诏令:“岁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炒青散茶的规模化出现,是中国茶的制作、冲泡、品饮,呈现出万紫千红春满园般的变化。
炒青的价值在于将那些低沸点芳香物质,如茶叶的青草气挥发掉,同时促进茶叶内的物质转化,使茶的香气更浓,滋味更甘甜。在炒青、蒸青、烘青、晒青等制茶工艺日益完善的同时,人们又发现利用发酵、微生物等奇妙物质的作用,可以提升茶的香气,丰富茶的口感。随着工艺进步,六大茶类形成,今人能品尝到龙井的香郁与回甘,大红袍的高香与醇厚……中国茶成了世界上香气最丰富、滋味最丰富、口感最丰富的神奇的东方饮品。
小小一杯茶,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幻和演进,承载着中国人对吾土吾民深厚而又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取材丰富,语言流畅,情感真切。作者选取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做了介绍,带领读者更多地对事物做了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