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意为龙潜藏于水中,耐心地等待时机。神龙尚且懂得韬光养晦,我辈更应沉潜行事。
我们为何要沉潜?
沉潜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认真态度,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引领了“躺平”风潮,世人只见阮籍落拓放诞,嵇康打铁度日,可阮籍将自己的傲气化为音律,《酒狂》一曲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嵇叔夜不仅擅长抚琴,且于文章也颇有造诣。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竹林七贤隐居山野并非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不能治乱经世,而是他们由内而外的审视自己后,最终选择了追求沉潜的境界。
沉潜亦是为了雄起。唐朝大诗人王维通过沉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少年自有凌云志,到青年时期仕途不顺,妻子逝世。烟尽浮华后,王维开始放慢脚步,沉淀自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年近不惑时,王维抓住了机会,得到贤相张九龄的赏识,如会同,端章甫。王维疾行辅以徐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是如愿以偿,流芳千古。怎样才能做到沉潜?
杨绛先生说过:“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沉潜,其实就是不俯不仰,平视前方。俯仰皆会扰乱心性,唯有平心静气才能做到沉潜。我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已经是老将了,在大部分人都会退役的年龄,他依然征战在世界赛场上。东京奥运会时,他面对小将樊振东,并未因自己资历老,技术高就看轻对手,也未因对手身体机能好而心生怯意。他的眼睛只追随着球,心绪只在如何打好每一球上,正是这沉潜的态度,使他摘得桂冠。同为东京奥运会冠军得主的杨倩,在面对最后决胜一枪时,心中想的不是金牌、银牌,而是不远处的靶子。同样沉潜的她,亦得到了胜利女神的亲睐。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变幻莫测的浮华世间,愿诸君能够放下对眼前利益的执念,潜龙勿用,沉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