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山水之作

初二 应用文 324字
2020-04-04 16:21:03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因为山水特有的本质,人们借以抒情畅怀。一泓碧波,一团花簇,一座亭台,绿菌曲径,木桥草舍,身在其间,顿感心旷神怡。

古时,文人吴均一日行船游江,忽见大自然奇景:千丈见底、急湍猛浪的流水,高山寒树、负势轩邈的山势,泉响鸟鸣,蝉啭猿啼的山韵,息心忘返,横柯蔽日的山景。从而写下名绝千古的文章——《与朱元思书》,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高洁的情怀、高雅的志趣,以及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避世归隐、寄情山水的愿望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精神,深深地沉浸在那山水之间。

文人志士寄情于山水之间,接近自然,或消遣闲情,或排解郁塞,或纵肆身心。在饱览畅游之际,神机英发,落笔成文,自然、飘逸、流畅,韵外之致,尽得山水之形胜。

看山水,可见大千世界中生命之灵性。山水中,不见世俗的喧嚣,抛却了人间的纷纷扰扰,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可悟人生之真谛,观万物之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