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生命的深泉涌流。
——题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陈著先生感慨少年在锦瑟华年应懂得惜时。晨光熹微、东方既白,有一阵声音透过窗户传播开来,这是我给青春留下的。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李白给唐朝留下的;李时珍尝遍百草著成《本草纲目》,这是李时珍给医学界留下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徐锡麟给革命留下的。而我给青春留下的是无怨无悔。习总书记说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深圣者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有志者,事竟成,无志不成事。
校园之朝夕
看见黑板上面的字牌,下意识的就低头苦学,勉励的标语处处可见,让人不经意间争分夺秒。时间在倒数,奋斗在计时。响亮的读书声,书本的清香伴随着四季。打开书,提起笔,抬起头,黑板上的粉笔在不停地笔划,台下的笔也随之舞动。满是红笔印的试卷填满试卷袋,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最后只说了一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家庭之窗口
金乌西坠,西风残照,打开台灯,坐在手机屏幕前,面前满是本子与笔,看着手机里的老师授课,全神贯注不闻窗外事,与老师亲密互动,可把屏幕前的我乐坏了,面对老师的表扬,面对课后巩固练习我依然得优,让我觉得甘之如饴。在满天星晨,月到中天时,透过窗口,灯光照射到玻璃上,月光也照射到书本上,一个人的深夜开始了。最后只说了一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考场最实战
无数张试卷堆积起的台阶,登上了考场之门,喇叭里播出考试考试开始,提起笔,答起题,对经常练的题在答题卡上写得心生满意,对难的题,也没有放弃,能写多少写多少。直到喇叭里播出考试结束时,我舒了一口气,但我一刻也不敢懈怠,翻过书来抓紧复习,在所有科目考完时,我才长舒了一口气。最后只说了一句:“拼一年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我给青春留下的一一奋斗。
教师点评:“青春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给青春留下了什么”,主体和客体发生了转换,变化与不同也随之而来:“带来”是去“接收”、“接受”,而“留下”则是一种“增补”、“增添”,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状态产生了变化,与此相关的视角与主动性也就有所不同。对于青春,作者选择的是去“留下”,并且是“留下奋斗”。所以在讲述中,作者着重挑选了学校、家中、考场三个场景,并将自己所做的奋斗、努力、拼搏的种种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讲述。具有代表性的场景选取,亲身经历与体验的记录,精心设计的小标题和结构安排,以及因视角和主动性的不同而带来的情感加持,让文章更加深刻、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决心与意志,也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青年人面对青春的拼搏态度和不屈斗志,文章因而更具昂扬积极之势,也更携催人奋进之力,让人深受感染、深感叹服。作者可以对文章的开篇和详略安排再做完善,入题速度更快,详略对比更分明,文章会更具深入人心的效果。总体来说很不错,再接再厉!更期盼着未来的日子里你会为青春留下更多,而我们也都能为青春留下些什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