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应用文 691字
2021-03-24 13:40:32

住在老家,窗外是一大片田野,一棵老槐树。

秋里早些时候,田里的水稻依然是绿油油的,愈往下,绿得愈暗、愈深邃,最上一层,微微泛着些稻穗的黄,田野绵延得很远,越远,这黄色就越淡,最后,消失了,那是与慵懒的浅黄的阳光溶在一起,走远了。槐树前,时间随微风渐慢,顺着粗糙的树皮上的沟沟壑壑流淌下来,蚂蚁忙忙碌碌,把它们搬回地穴里,偷着乐去了。    槐树粗壮的树干与窗的左半边围出了一框画,恰好挡去了公路上飞驰的车辆的喧嚣。只是窗上的毛玻璃泛着白,闭着窗,外面的世界并不十分清晰。

但是,推开窗,这一窗画就吸引了人的目光。

它可以用唯美形容自己,而我却想用它形容唯美。

冬天下雪的时候,庄稼都收完了,田里就白茫茫一片,玻璃上结着一团雾气,常有几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在那里玩耍,无畏于磕磕绊绊。一次,一个比他们高大很多的人从远处走来,看不清楚是谁,他们注意到了,缓缓停下来,僵着不动,只有头向那个方向转去。片刻之后,那人近了,孩子们认出来了,疯似的奔过去。那人穿着风衣,挺潇洒的,大概是他们的父亲或哥哥。我倒也想去和他们一起脱缰在那片雪地,可父母不让,祖父母也不让,怕冻了我的手和脸。我也就听话了,坐在窗里,倚在桌边,手指敲着桌面,很慢,很轻。

后来,爸在城里买了房子。

红墙、绿酒、喧闹,无休止。这是刻在游手好闲的人骨子里的习惯,门窗紧闭着,还是会听到,尤以大清早就起来谈天说地的妇女的刺耳的笑声、议论声为贵,中年男人的哄笑最属稀奇,那些被宠惯了的狗的叫声更引人耳目,有主人在,它们更加肆无忌惮。那扇窗里是自家的防盗窗、对面也全是,一条死灰的马路,还有路边的几棵灰头土脸的女贞,都沉默在夜色里。

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女贞叶不落,抖不掉积攒着的灰尘;恶习改不掉,明早依旧如此;忧患除不净,防盗窗会一直像囚笼一样锁着楼房。只不过是人们的衣着,由多到少,由厚到薄罢了。

日光为蓑,轻云为笠,思绪为舟,时间为篙,撑在窗里。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的选材和立意都很不错。就选材而言,小作者选的是窗外各种或生动、或枯燥、或寂静、或吵闹的场景,写的是从窗户看到的一切,想到的一切,透过窗户来写这个世界的那些美好,形式上是新颖的。就立意而言,本文用了一种“对比反差”式的写法,老家与城市,两个场景的对比突出,使读者的感受更为强烈,立意深远。在老家的时候,透过窗户能看到生机盎然的秋与白茫茫一片的冬,能看到摇曳的水稻、延绵不绝的田野、在雪地疯跑的孩子……透过窗看到的一切就像画一样,唯美而吸睛;而在城市的时候,人们的门窗多是紧闭,只能听到各种议论、哄笑的声音,这扇窗就像“囚笼”一样锁着楼房,再无法让人透过窗看到季节的变化,何等悲哀。文章结尾由五个短句构成,语言简洁,收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