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句谚语:讨饭三年懒做官。常言说:拴惯了的狗,不能带去打猎。习惯让人做事拖拖拉拉、爱找借口、虚度时光、碌碌无为。计划、理想、抱负,就在这拖拉和借口中变成了泡影。
习惯惰性是爸爸嘴里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是教书先生的“老子曰”;是医生手里那本陈旧泛黄的《本草纲目》。懒惰让人学会重复,学会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
于是习惯使得几千年的镰刀一直没有被遗弃,老农任在汗滴禾下土,锄禾日当午;现代城市有了红绿灯,可还有交警在指挥交通。这种习惯使得人们维持现状,助长惰性,不思改进。因为沿着老路走下去会平稳、安全,不会犯错误。殊不知,习惯却影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创新思维。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克服习惯带来的惰性,诸如生活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等。诸如习惯了父母的包办,衣食住行一切都有家长操心,势必会使你懒惰而不思奋斗;习惯了老师的讲解,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必然使你进入“等待水喝”的状态中,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
生活需要有规律,需要有习惯,但是,如果能够打破人们固有的习惯,消除自己身上那份惰性,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启迪,有所前进。因此,要开辟新的道路,就要消除旧路,除掉旧有的习惯。而除旧的唯一做法还是创新,就是消灭惰性。只要你开辟了新的道路,只要你在上面经常走动乃至旅行,你本来的道路就会很快被遗忘,你就会改变旧有的习惯,去成就你的事业。
我们要鼓起勇气,打破习惯,沿着创新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