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少对于“望尔”这个名字的热爱,那么我就有多少至死不渝且浪漫的情怀。
在我认为暗淡的过往开始亮起一盏霓虹灯时,浪漫就成为了帮我拨开迷雾的光。后来我愈发地认为,有时放空心灵是必要的,好比感受风经过皮肤纹理时留下的感触,好比感受梦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缥缈,好比痴心等待一些值得浪费的感情,这些都需要浪漫作为支撑。
在我面对这世界的混杂时,至少我能拥有一方虚幻的心灵净土,它在我无助气馁的日子里抚慰着我,这让我始终明白——接受被爱与甘愿去爱。
每当我想静下心来洞见自己时,或者把思想解剖的更透彻些时,我所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在灵动。
伴随时间的流逝,我一直坚信人的感情在不同阶段里都是变换着的,曾经我在心底发誓过我一定要守住些什么,而后我发现这种束缚从未稳定过我的笔尖,这使它可以肆意挥墨,而无需拘泥于某些表达上的习惯,因此我喜欢把写文章的过程称之为是“反抗”。
我曾处于情感泛滥的低谷,总认为自己无法拿捏好任何一段感情该有的态度。对父母,对朋友,对恋者向来如此,我将胆怯、自责、逃避作为我应对的方式。直至我开始触碰笔尖尝试宣泄般挥洒这些无处安放的情感时,一切仿佛得到了平衡。
“望尔”这个名字于现在的我而言,它更偏向于一种祝愿,当我写下“望尔知衡”四个字时,我在心底以叩击作提醒,我希望以此来寻找我自己——凡事需要拿捏平衡,感情需要双向的奔赴,不为索取也不为供奉。
一如陶立夏所说:“如果说生活与创作给了我什么启发,大概就是我发现创作包括写作的首要任务是相信自己。”正如我将不甚满意的现实揉成纸张,而每个字都在替我挣扎,我反抗生活带给我的一切不顺意,我也可以平静地写下内心的嘶吼,而后我会翻页,一切方可重新来过。
曾听过“任何一个人的出现,他一定能够教会你些什么”,起初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后来我更想归咎于——遇见的任何人,他们都在无形中捏造许多个不同的自己。
“文字能带给我何种力量?”
“它能让我认识一个别人无法了解的自己,就连我本人都无法形容的存在。”
我于简介中写到:“我起初是想在未知中流浪,却不断在已知中苟安。”前者即指文字带给我的无限潜力,而后者即指生活带给我的种种打击,压力常把我推向创作的高峰期,而舒适却总让我缺失灵感。
也许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平衡,流浪在文字中能让我自在畅游,而苟安在现实中又让我踌躇徘徊,我在入口迎接未知,那么你,愿意在出口听我讲诉已知的故事吗?
“也许,你会喜欢上蓝莓慕斯的味道。”
我们会不断靠近,情感可染,望尔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