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得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中却能自得其乐?他们找到了蕴含之趣味。找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而在晚明有这么一群人总喜欢“苦中作乐”,在发现乐趣的过程中,悟出生命的真谛。
“由此二幸,是以老而乐学,故作《读书乐》,以此乐焉。”李贽发现了读书的乐趣。
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演绎人生的辉煌。个性不是外表的标新立异,而是精神的与众不同。它能使人从羁绊中自拔,从无奈中奋起,使人放飞思想,冲破障碍,寻找着独属自己的人生轨迹。正如晚明时期的思想家李贽,他敢与打破传统儒学对孔子的尊崇,提出“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独立个性。他手不释卷,闲暇时便以读书作乐,他还在各个地方进行讲学,赢得了世人的追随与肯定。我们也不应再为了他人的光芒而啧啧称奇,要像李卓吾一样朝着目标和梦想不断奋进,踏上漫漫路程,展现自我个性,在青春之路上书写书写着人生辉煌。
“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陈继儒发现了隐居的乐趣。
独立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独立亦不是众人口中的“不合群”,而是他对生活有自己的见解,对人生有美好的追求。陈继儒未考到功名,便藏匿到布衣百姓中隐居。他未把才华卖给帝王家,而是招揽学生、做书画鉴定,卖自己的诗文,同时还能赚些版权费。他在民间用自己的才华做生意,他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在闲暇之时写下《小窗幽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他对自然的志趣,我们不该拘泥于一事而不放,而要像陈继儒一样对生活有独立、有追求,向着自己的流光溢彩坚定奋进。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袁宏道发现了山水的乐趣,“《自为暮无铭》”张岱发现了著书的乐趣。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是人生的快乐之源。生活总是有些许不如意的事,但一条路并不因为其具有荆棘而丧失美丽,总有人能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发现趣味,从而使生活变得快乐,使自我有所成就。慢溯历史,我们发现“旅游博主”袁宏道,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取功名,却没有像同事一样一味的为自己地前途铺路,而是游于山水之间。他尽自己所能服务于百姓,也将志趣投于山水。高柳夹堤,鳞浪层层,他在此中调侃同事“始之交因之外为始无春,而城居春未知之也。”这亲近自然的自由惬意,亦是我心之所向。张岱对生活的乐趣则在用茉莉花和牛乳调制成芬芳的“兰雪茶”,引领“古代新时尚”。一步一景,一茶一饭,皆成趣味。生活中充满趣味,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也能找到独属我们的快乐之源。
晚明时期的他们创作小品文,率真的他们在苦中作乐,因为他们总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