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为一篇文章要讲究文采,注重美感,没有文采之美的文章往往难以传播,在我们写作时,用典就是这样的一种俢辞手法,既有点石成金之妙,让文章更有文采,还能增强语言的美感,升华文章的主题。
在文意表达上,有时我们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还不如一句话表达得简单明了、有力而又意味深远,比如一句“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就道尽了人间的相思之苦;一句“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就写尽了游人眼中的满目春光;一句“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就描绘出女性的惊艳容貌;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体现出壮士满腔的爱国情怀;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劳萃”就吐出了对父母的深情厚恩,可以说,在作文中用典,可谓是“一句顶百句”。
用典就相当于作文中的一个妙手,然而其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因为用典还是作文中一举多得的“修饰手段”。经典的诗词名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巧妙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整体的语言显得厚重、含蓄、优美,既能让读者体会感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哲理,又能体现出作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华和风貌,就是这样的好的方法,却没有多少人在作文中运用,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在用典时,有些人可能对古诗词句积累得并不多,常常在考试时“句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我们要在课下多多阅读,多多积累,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用典,可使文章增色生辉,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突出主题思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