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时代,以静为本

初二 议论文 788字
2023-08-08 18:37:55

“净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这个数据洪流喧嚣浮躁的时代,唯有静心才是处世正道。

当今世界少闹频繁,信息碎片化,学习周期短。“吵”“闹”成生活常态;“烦”为普遍心理。静心便成为最佳处世方式。沉心静气,我们才能寻源固本。

静心需要严格自律,学会信息节食。

自律是冷静的前提,然后才能明辨是非。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坚持每天必到大英博物馆阅览,丰盈的知识使其冷静,在汗牛充栋的藏书中抛下浮躁,潜心撰写《资本论》。反动政府的迫害难以撼动一片静心。我们要抛下外界的干扰,不浪费精力。让自律结成网,除去杂念冷静行事,筛掉糟粕,留取精华。由是晓理,自律在静心过程中至关重要。

静心需要有所坚守,学会秉持自己。

身处钢铁大厦的都市人类,生活节奏紧迫,需坚守信念缓解精神内耗。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古典音乐和柔美身姿复刻锦绣山河,绝妙演绎中国人的独特审美,引起观众共鸣。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家园,坚守这一片清泓,洗濯疲惫与负面情绪,涵养一颗静心,坚定自信,才不至于在高频率快节奏的喧嚣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由此观之,坚守自我是静心的前提条件。

静心需要克服环境,学会独善其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天环境固然能够影响一个人,但还需”众人皆醉我独醒”后的慎独。观八旗子弟,清初时期,骁勇善战,积极好学,乃立国之本;反观清末,纸醉金迷,夜夜空歌,叛国通敌者有,亡命天涯者有,乃国之朽栋。在同流合污的不良风气下,若是无法做到洁身自好,受环境蛊惑者只会走向衰亡,自食恶果。故,独善其身为静心的必要因素。

信息交互迅捷的现代社会,静心乃处世之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愚静”,闭门锁家,完全拒绝与外界来往。而是要恰当控制生活节奏,游刃有余地让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做到“动静结合”,不失积极动力,不乏内心宁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辈青年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坚定不移向新时代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