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苦乐

初二 议论文 808字
2023-01-26 15:33:44

苦与乐不是非黑即白的,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苦与乐亦是相互交融,相随而生的。苦与乐,人的主观感受,各有各的有极端,却又是以对方相随。“苦尽甘来”“乐极生悲”无一不阐述了苦乐交织,时刻变化的道理。

苦与乐是人的主观感受。从古至今,许多人为了追寻名利的快乐,走上极端的道路,不择手段地做害人害己的坏事;一部分人为了找寻坚持的快乐,时刻努力奋斗,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为他人带来希望。而这其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需求,甘愿为了公民钻营至白头。这种快乐并非人人所有,对于陶渊明而言,世上最苦的事便是当官了。官场上的黑暗不可理喻,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数不胜数,纯洁的心灵会被受到腐蚀,这让陶渊明深恶痛疾,毅然归隐田园,作诗饮酒,纵情山水,享受着属于他的世界,找寻属于他的那份快乐。因此苦与乐没有固然的定义,而是因人而异的。

苦与乐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只在我们选择的某一瞬间改变了,亦可相互转化。披星带月,三更五鼓,医护人员们在病房里没日没夜地坚守,将病人们视为亲人。即使与亲人一年只能见一面,那只是相思的苦。而他们精神上的那种快乐,是不可言语的,是无法描述的,他们在为国家做贡献,为国而争光。回头望去所有艰苦的脚步,都化为灰烬,都化为了一张张快乐的笑脸。而躺在床上玩手机,瘫在沙发刷视频,只是一时的。短暂的快乐过后,只是无限的空虚,可见苦于乐能相互转化,相辅相成,而命运之间却早已做好了选择。

苦与乐是相互交织的,痛苦总会相伴着快乐。在面对困境时,无法让自己身心放松,无法让自身释怀,很难做到遇事不惊。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方式,虽受皮肉之苦,但精神上快乐。在面对痛苦时,不回避,不畏惧,而是直接地,迅速地解决,相信“一切痛苦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生活苦乐参半,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那就从改变自身认知开始。在快乐时,用心珍惜每分每秒;在痛苦时,豁达开朗,积极享受人生的苦与乐。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