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在古色古香、青砖灰瓦中深深吸引住世界的目光,威武雄壮,排山倒海,雄伟的地势耸立起中华的骄傲。人间不止有平地而起的庭院,更有历经风霜的山河。
我愿称潺潺的流水为栋梁的紫檀,任纵横的沟壑畅通无阻,晃晃浪浪的荡出层层叠叠的炫目波动,摆动摩擦间发出声响。长江在各拉丹冬蔓延而下,顺着浩浩青史,渡过唐僧取经的通天,闪过川江号子的川江,酿过枝江大曲的荆江,护住扬子鳄的扬子江,每一代人,每一种生物都刻骨铭心,让长江中不止有绵延不绝的澎湃,更有镌刻在国泰民安上的风情万种;青藏高原的一支永不停歇的歌谣是为黄河而奏响的,顺着季节的开阔,从牧野到崤山,再从长平到官渡,让黄河中不止有汩汩的溪流,更有腥风血雨中前辈的身影和中华的崛起。使中华具有前世的风骨,更留下才华横溢的痕迹。
长江黄河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带给我们一些有趣的学问。长江浩渺如江南的烟雨,倔强如千年的寒玉,但抵不过土质荒漠化严重,法院宣布的《长江保护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长江的发展,更让法律的作用深入人心。黄河映着皓皓明月,伴着莽莽大地,却水土流失,这也更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一种学问,令居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耳濡目染。
连绵如浪的山峦,纵横交错的野岭,群山的俊秀感在夜色中更胜一筹。站在傲然的顶峰,看着花开满城,能轻易地让人相信自己拥有可以站在巅峰的勇气,拥有在飒飒风雨里安眠的耐心和站立在高崖吹吹风就释然的洒脱,只要我躺下,供起的灰色山脊线,依然悬浮于我身体之下,只要我愿意,就能举起那条逶迤而去的苍龙,让人在云雾缭绕中脱胎换骨,信心倍增,这也是青山的别样魅力。
辛弃疾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太白言“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们站在群山之巅,也能跨过时间的鸿沟,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与诗人对酒当歌,推杯换盏,也能感同身受,相见恨晚。驱寒祛湿的艾草,清热解毒的龙葵,降火清毒的蒲公英,止咳祛痰的车轮草都长在大山里,大山中还处处是李时珍的脚印。如今大山中的孩子被越来越多人关照,也是对大山的另一种开发建设,大山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更多的学问就恰恰藏在这无恙的山河里,在时代的号角中等待被救赎,等待被一个虔诚的人发掘,让世界因此都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