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一杯苦茶,捧一本厚书,人间清欢,皆匿于此,何以解忧啊,唯有读书。
忧愁之时,便在书中与刘禹锡共赏秋日之美,本是那进士及第的农田水利财政部长却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朗州司马。本是春花齐放的美好人生,却被命运迎头痛击,跌入了仕途的秋季。从朝廷大官到朗州司马。内心要经过几多挣扎,才能释然。如此忧愁,何解?自宋玉《秋声赋》以来中国就有了悲秋文化。唯刘禹锡一扫前人忧愁之气,在朗州大地上,吟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千古绝唱。是啊,纵有秋日,又何苦忧愁,秋天是自然的,心境是自己的。只要心中有春天,秋风秋雨亦无妨。
是读书让我解了心境之忧愁。
忧愁之时,便在书中与李白斗酒诗百篇。本是文武双全、才高八斗的奇人,却生于一个动荡的唐朝。伴着小人算计,仕途的坎坷,帝王的昏庸。依旧坚守着本心。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柔情;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笑对一切。就算政局再腐败,也绝不沾染俗世灰尘、不弃最初的政治主张。就算最后他没有一展宏图,但他已经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困难中栽培出了希望之花。
是读书让我解了困境之忧愁。忧愁之时,便在书中与陶渊明共赏田园之乐。在春花尽谢,仕途之花尽谢之时,陶渊明不与世合污,归隐田园,你听那呼啸的秋风,像不像五柳先生爽朗的笑声;你看到灿烂的菊花,像不像陶渊明不屈的风骨。纵有秋之磨难,官场之磨难,也要开出秋日的菊花,人生的菊花,磨难虽多,但终能将我们的人生打磨出最美的形状。
是阅读让我写了,磨难之忧愁。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是阅读,洗净了我心灵的尘埃;是阅读,点缀了我青春的盛装;是阅读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是阅读,结了我心中的一切愁绪。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