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人赞叹圆月之皎洁明亮时,我却认为残月别有一番风味;当人们为春日新绿赞口不绝时,我却觉得落叶更有一身厚重;当人人追求完美时,我却认为遗憾也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坡仙望月,不禁叹道“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完完满满呢?因此,季羡林说:“不圆满才是人生。”他从古到今,列举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无一“人生完满”。那完满之美,不过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为何不同我追寻遗憾之美呢?
若如上文所述,完美固然美,不过不可捉摸,遗憾之美仿佛是“退而求其次”的了。其实不然。“遗憾”,一直是艺术家雕琢描绘的对象,是美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且是散发魅力的“放射性元素”,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断臂维纳斯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位与战神马尔斯缠缠绵绵的美丽女神,众神卫之倾倒的爱与美的化身,这么“无情”的被“削去”了胳膊,实在是遗憾得“不得了”,然而却获得了世人的一致好评,成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美学经典。
诚然,“花开半时偏妍”,这种艺术的残缺与遗憾充满了美。历史中因遗憾而得以升华的人物也不可胜数。项羽,无疑是最经典的人物,他若鸿门宴上英明的杀了刘邦,乌江边上明智的渡江,天下果真为他所有,他还会与爱姬缠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项羽吗?他还会有“霸王别姬”的故事吗?不会的,相反,他屠城恢复西周封建制,使中国重归分裂,他的种种恶劣行径竟被遗憾“一俊遮百丑”。不能不说他的“美”应归功于遗憾了。
反观鲁迅所言“观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两位的遗憾被罗贯中过滤掉了,成了完人,反而失去美。由此观之,遗憾何止是“也美”,简直是“美与完美”。
今年诸军且赏残月,看那半轮明月的空灵与皎洁;今秋,诸军且触落叶,感受落叶纹理之间的沧桑厚重;今生,诸君且与我共品遗憾之美,品味“遗憾也美”。自古遗憾悲寂寥,我言遗憾胜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