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的煅造

初二 议论文 995字
2022-01-24 15:40:22

捏泥巴往往是乡间小伙伴最受欢迎的游戏。

犹记得,太阳公公刚探出头,按捺不住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起床了。洗漱好,吃完早饭,在获得了父母的准许后,蹦蹦跳跳地向与伙伴们约好的聚集地出发。

一夜的暴雨,原本精致齐整的绿化变得凌乱不堪,无精打采的。太阳慢慢升起,叶子上残留着水珠被照得亮晶晶的。手轻轻一打,水珠像断了线的珍珠般“哗啦”一下滚落进了大地,慢慢被泥土吸收。这个时候的泥土最好用,抓一把放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捏出造型,再把掉落地上的小叶子,小花朵插上加以点缀,一个可爱的人物就捏好了。重复这个顺序,再为它捏上几个同类,一大家子就聚齐了。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太阳升上了头顶,把小人们放在稍微空旷点的有阳光的地方做个日光浴,接着安心的回家睡个午觉。再来时,泥人们也干了,一个个眯着眼蹲在那儿笑……

那时,享受着无忧无虑,捏泥巴也只是无聊时光的消遣活动。正当我乐在其中,时间已然悄悄地溜走了。

转眼我也上学了,一天的时间便不再只归于游戏管理,每天都被困在一个名为“学校”的大别墅里。本以为生活会因此变得乏味、枯燥、千篇一律,幼时的伙伴会一个个与我分别,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没想到泥巴这位老朋友又出现在了我的学习生活中,只不过它换了一个名字—陶艺

如果说泥巴是乡间朴素大方的农民那么相比之下陶艺就是城市里安稳冷静的高级白领。

在老师口中的陶艺是庄严高大的。每次上课前,老师总会把一块块进行过加工的陶泥放在我们的桌上,等到上课,再为我们细心讲解,制作最基础的陶器。

将矩形陶泥用小刀切出三分之一,并将其滚成一个大圆球后压扁,这就是陶器底部;再将剩余的泥搓成一条条的长条;接着在底部周围抹上水使干泥更加湿润;然后把泥条一条条沿着底部的周围向上绕,每绕一层都要抹一些水,一直绕到适当的高度后切断泥条;等待陶器上的水分自然风干后,用彩色的釉在上面绘制图案,并放置到统一的房屋晒干;最后等到色彩也干了的时候整个陶器就完成了。

跟着老师进行一节课的学习后,我对陶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老师也继续为我们讲解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有了较成熟的陶瓷艺术。先前陶瓷是生活中常需用到的生活物品,后来制陶变成了工艺品,再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陶艺术、陶文化

看着老师投影播放着的一个又一个晕染了文学艺术的精美陶器,我仿佛同时看见了过往岁月中发生在这些陶器上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照片中投射在陶器上的光,自有一种经历了岁月更迭而特有的沉稳。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些又都是经过泥与火的煅造后流传下来的珍宝啊。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想我们更是需要传承与弘扬咱大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陶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