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虽一高,好登无厌

初二 议论文 446字
2022-01-15 20:58:33

见识过峨嵋金顶连绵的云海,衡山祝融善变多情的山雾;伫立华山之颠,极目远眺:没有无边无际地延误缭绕和幻化多姿地云海放眼望去,只是巍峨挺拔、笔直陡峭的危岩。山川异域,心游各方!

泰山的十八斗,何时登尽,这个只由得个人的意愿。帝王登基大典,莫非是真的登顶了?那倒不一定,登顶单是快行最少要四五个时辰,但帝王的真心不是绝顶,只在于登基的仪式,到峰顶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登基时的快乐与自豪。至于仪式结束后产生登山的雅致那只能别论了。

谁说游山就非登顶不可?山是自然的产物,登山是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也能使人融入其中。记得有位著名的老师将自己登珠峰的情况发布于网络上,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吐槽”。此位是女教师,登了7200多米,因感觉不舒服放弃登顶,却十分自豪与知足。她认为已经超越了自我,并引以为傲。坚持是美的,但有时心理更胜一筹,只要乐于登山罢!

诗人也不并勤奋,流芳千古之句的奥义很深,写山的绝非全为登顶之绝作。如那杜甫的《望岳》,“会当”这二字将他在山腰的决心暴露得淋漓尽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儒家之孽,并非只有仁者才能领略山之蕴含,知者也好山,且不会差于仁者!登高不畏峦之高,驻地停留亦是美。

峦虽一高,好于登者却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