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春

初二 议论文 634字
2021-12-26 22:55:30

青春如河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流向一望无尽的远方,不能回流。古往今来,那些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珍惜时间。可生活中,抒发青春可贵的大多是青春已逝的人,而正值青春的却对此不以为意。

读书实苦,更何况是熬到深夜,熬到天寒地冻之时,常人定是一溜烟钻进被窝取暖去了,可鲁迅却从口袋中掏出一只通红的辣椒,分成几瓣,放入口中不断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泪直流,嘴里“唏唏”,然后将辣椒一口咽下去,顿时,寒意和困意都尽数消散,然后继续捧书学习。。

也正因这份非人的耐力,才成就了“横眉冷对”的一代文豪。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竟是一位“吝啬”的人。婚宴时竟只为客人准备了两把椅子,因为她认为客人一旦坐下,就不走了。最后,为了挤出更多时间继续研究,婚宴现场一把椅子也未出现。

在提取镭的试验期间,居里夫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一年以来,我们没有到戏院或音乐会去,也没有拜访朋友。”

是什么促成了居里夫人伟大的成就?难道是对获得惊动世界的成果的渴望,亦或是有颗急于获得金钱与名利的心,……不,都不是,促成这一切的是她对于时间的把控。

因为天资卓越,五岁的方仲永便能出口成诗。可目光短浅的父亲却因为暂时的名利,忽视了对这个天才少年的培养,终日拉着小仲永拜亲访友,写诗赚钱。

若他明白“天才是1%的天赋加99%的汗水”,若他懂得走上正道,若他的父亲正确培养他的天赋……他是否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天赋呢?

从古至今,从海外到中国 ,无不强调“惜时” 二字,更有千万句名言“时间使钢铁生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名言无时无刻不警醒着无数青年乃至整个社会。而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中国,也更应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早日实现中国梦。

教师点评:永远有人在老去,却也永远有人正青春,因此,“青春”一直是写作的热门话题,文章从青春的特性——易逝开始写起,再由此发散到“珍惜时间”,并举出鲁迅先生、居里夫人的事例从正面强调“时间虽易逝,若足够珍惜,也能有所成就”,随后从反面以方仲永的例子说明“即使天赋再好,若是不珍惜时间,也会被荒废”,正反相结合,多角度构思,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小作者的分享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感悟,小作者的迁移与发散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可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是青春。但随着段落的深入,文章的主题好像偏离了方向,误入了歧途,由“论青春”变成了“论时间”。为什么会偏离主题?那是因为想到什么写什么,动起笔来,跟脱缰的野马似得,根本收不回来。那么怎么办呢?这里有几个建议:一是列提纲。动笔写之前,把每段要讲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或者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罗列出来,记住,几个字或几个短语就行,简单明了即可。二是不妨当次小老师多看看同学们的作文,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内心判断下,如果自己写,应该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或者直接不写,再想想其是否跑题,看的多了,自然就明白了,无形中也能够学习旁人的长处,弃自己的短处啦!三是多写多练,只有在多写多练的过程中,才能够慢慢提升,最终克服这个问题!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