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味道

初二 议论文 697字
2021-10-16 17:26:42

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他们的青春只是王朝这个大机器中的一环齿轮,吱吱嘎嘎向前转动。

——题记

1872年的皇宫,不是很太平。泱泱大国内忧外患,满朝文臣商量出了一个主意—派学生出国留学。

他便是其中之一120名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就这样背负着整个国家兴衰使命,踏上异国他乡。也许是因为尚仍年幼,对一切皆感到新奇:高楼大厦,水自己从管道里流出,电梯运载着上下行的众人,蒸汽火车在细细的两条铁轨来去自如……他有点吃惊,呆滞的神情透视着幼小生命的惶恐。那时,他还穿着长衫长褂,留着快拖到地面的辫子,青春的味道,或许是对前途迷茫的痛楚。

虽格格不入,但他也适应得极快。不过几年,他已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眼神坚定,壮志满腔,他相信自已是大时代的弄潮儿,他有信心掌握寰宇!那些飘逸俊美的手书和画作,一点一滴倾诉着仿佛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他应该明白:青春的味道,是意气风发的豪爽。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他怎么也想不到,思想的局限,让他和他的同伴们成为了一群被历史误会的人。“外洋风俗,流弊多端,久居国外,失了国心……”,这是世人对他们的评价。回国的船只停靠在上海,码头上没有久别的亲人,更没有热情的迎接仪式。在外求学多年,乡音已改,故乡竟成了他乡。此时这无人知晓的悲凉,或许也是青春的味道里无人能解的忧伤。

他是詹天佑,他是唐绍仪,他是一百多位留美的国之栋梁。今时今日,他们的故事,已渐渐被人遗忘。只有在翻开一百多年前的黑白照片,才察觉这些面孔依旧稚嫩,挂着迷茫,伴有疑惑,携着离家的哀痛,又有对新世界的向往!他们在青春,体味人生百态,仍不失赤子之心。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青春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甘甜,但他们是最早的开路人,是最激进的先驱者,纵然被顽固派讽刺,被新文化鄙视,仍孜孜以行,荣辱不言。

他们亲历激荡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