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抉择的重要性

初二 议论文 1099字
2021-03-15 20:52:23

人活一世,草木一时。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春江花月夜,只有抉择常伴左右,形影不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差距之大,各中缘由,唯有抉择二字。尤其便可对抉择的重要性略知一二。

先决断出价值高下,而后选择,先做出选择;而后做出决断。《鬼谷子》云:“先决后择,是为利;先择后决,是为义。”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社会从没给过我们过多选择的机会。在寥寥无几的人生岔路口,我们应如何选择?大千世界,利与义又有怎样的先后关系与轻重之分?

“均露均霜标盛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为利,她,武则天,选择与天下男子为敌。人道是孤掌难鸣,她却偏要挑战那难于上青天之事。她也真做到了,黄袍加身,九五至尊,方建隆基,福泽万民,成了厚德载物的龙上之凤。其实她大可选择当太后临朝改制,不会受到文武百官的苛责,劳神伤形。但斯以为,武曌毕竟是满怀鸿鹄之志的则天大帝,不管重来千次万次,她仍会选择踏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

如果武则天选择久居后宫或是半途而废,史书上还会出现日月当空女皇帝,留得精彩纷呈一页新吗?由此看来,抉择一事,实在是事关重大。我们要选择进取,不惧风雨,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若是因怯懦做出守成之择,安居一隅,轻则与机会失之交臂,重则改变是非成败,遗恨万年。

为利,他,秦桧,做出决定遗臭万年。为位极人臣,人前显贵,他乱政朝纲,贪得无厌,成为下跪求荣,万人唾弃卖国贼,害得精忠报国的良将为莫须有罪名含冤而亡。“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最终,他为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买了单,百思不解百姓之恨。不知他向夫人托梦道“东窗事发”时,有没有后悔迫害岳飞?有没有后悔选择当一名奸臣?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这不由让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急功近利者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做出危害人民社会之事,最终坠入无尽深渊,追悔莫及。秦桧作为官者,若在抉择时考虑到百姓疾苦与国家危难,不做丧尽天良之事,又怎会悔不当初呢?同为朝臣,秦桧十恶不赦,留下千古骂名,而岳飞为国为民,青史留名。可见善恶功过,皆在一念之间,若是做出恶劣决断,便是覆水难收,既祸害自己,也祸害大家。这便更突出抉择的重要性了,要做出积极的抉择,正义的抉择。

为义,他,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关张三顾茅庐,并非虚情;他为此大仁大义感动,出山相助,也并非假意。为报刘备拳拳赤诚之心,他选择呕心沥血辅佐后主刘禅。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羽扇经纶。奈何时也运也,总是他力挽狂澜,也无法撬动时代的齿轮,含恨而终。

然后便知,为义之择,无悔于心,无愧于情。诸葛亮为报刘备伯乐相马之恩,竭尽心力效忠辅助,这在民间口口相传,这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若是诸葛丞相恩将仇报,选择曹操一般挟刘禅以令群臣,得到的大抵只是良心不安与昭著臭名。可见抉择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成败与结果,还提现在内心,做出的决断要仁义道德,无愧于心。

综上所述,抉择的重要性便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历史没有如果,但人生有。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做进取之决定,做正义之决定,做道德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