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漆黑的夜,我会望向那城市中明亮着万家灯火的高楼与大厦。一扇接连一扇的窗户里,是灯火点点,点点的灯火汇聚成为一道光的长河,像是深埋在地底的晶莹矿脉。
这样的夜里,我会被那闪烁在凄冷的阴暗中的灯火所打动。因为对于这苍茫的夜色来说,远方的灯火,其慰藉胜过我们头顶漫天的星斗。它让我们明白,即便黎明永远也不会到来,但是只要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偎、相互温暖,我们也有办法在这漫长如亘古的夜中生存下去。
孤独,是凄冷的,犹如十月的深秋、好似腊月的初雪。在这样的风物之中,天地将会为苍白色的愁云笼罩,而视野也被冰冷的寒雾覆盖为灰蒙蒙的一片。四处没有半点生命的气息,草地枯萎、候鸟南迁、秋虫死亡,只有一株株丧尽了繁枝茂叶的枯树还僵立在道路的两旁,但这树的模样却像是自阴曹地府里散溢出来的魑魅魍魉。
而温暖,则是在行走过这一段灰暗阴冷的道路之后,推开一扇虚掩着的半旧木门。木门里,橘黄色的灯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房间中的角角落落,令人联想起五月傍晚里那宜人而温馨的黄昏。灯光下,刚出锅的饭菜正热气腾腾,散发出淡淡的盐味和佐料被油炒香的气息。父亲正端坐在桌前,而母亲则正在厨房中熬着一锅有些稠过了头的米粥。米的热气与香气,伴随着那跳动着的炉火与那炉火之上的蒸汽,缓缓地升腾了起来。并进而扩散到整间屋宇,形成了一片蒙蒙的暖雾,与方才门外那凄冷的寒雾相对。我想,人生中最大的慰藉与欢乐,或许莫过于此。
人间烟火,烟火人间,这些可贵的事物其实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是大多数人未曾历经过人生中真正冷寂与凄清的寒夜,因而不能理解这些事物的可贵与美好。
有时,身处迷茫之中的我们,或许会为了一句富有温度的言语而热泪盈眶。有时,去国怀乡的游子与旅者们,也许会因为一声亲昵的乡音而喜出望外。更有时,只是一次温柔的抚触、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足以消融长年固结在我们心头固不可彻的坚冰。
人,需要另一颗相似的心灵与之紧紧依偎,交相温暖。否则,人生就成为了一条仅仅通向死亡的艰难旅途。正是因为有了两个灵魂命定般的相遇,所以才产生出了爱。而正是因为有了对于他人的付出、牵挂与爱,人生才具有了其存在的价值。一个不为他人付出而生存于世的人,不仅是自私的人,更是可怜的人。因为,他不懂得生命的精义,更不明白人生的内核是根植于给予与付出之上的爱与奉献,而并非架构在自私与孤立之上的争夺与索取。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渺小的人类以及他们短暂的生命,要去面对横亘于这世界上无穷无尽的时间与空间,是否还能够保有一些微茫的意义?我们是朝生暮死的蜉蝣、是沧海一粟的沙砾,是旋即就会熄灭的脆弱火苗、是随时都会消融的细小雪花。
可是,在这火苗与火苗、雪花与雪花的依偎与交融之中,我们的生命具有了一种渴望存留于世的对于温暖的挂怀——而这挂怀,或许也正是人间烟火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