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长留一道“错题本”

初二 议论文 572字
2025-09-07 19:49:31

数学老师总说:"错题本比满分卷更珍贵。"起初我不解,直到看见同桌小林的本子——那本被她称为"成长密码本"的错题集,竟贴满了枫叶标本、电影票根,甚至还有一次运动会摔倒时沾着泥土的创可贴。

错题是成长的"路标"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笔记里记载着上千次失败:"第103次,钨丝熔点不足""第217次,玻璃泡密封漏气"。这些"错题"不是终点,而是指向光明的路标。就像小林在"800米跑摔跤"那页写的:"膝盖破了,但知道了呼吸节奏比速度更重要。"

错题是灵感的"催化剂"

齐白石晚年悔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毅然撕毁早年临摹的画作,在宣纸上泼墨创新,终成"妙在似与不似间"的画坛巨匠。倘若他沉溺于"正确答案",何来"衰年变法"的传奇?正如我们写作文,初稿的"流水账"或许丑陋,但正是这些"语言错题”,让我们在修改中学会精准表达。

错题是勇气的"试金石”

苏轼被贬黄州时,在《寒食帖》里写下"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的落魄,却也因此悟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人生没有白走的弯路,那些摔过的跤、犯过的错,终将成为抵御风浪的铠甲。

现在的我,也开始珍视每道错题:作文里被老师圈出的"用词重复",钢琴谱上标着"节奏拖沓"的红圈,甚至和朋友吵架后写在日记里的"道歉草稿”。这些不完美的印记,像星星一样缀满成长的夜空,提醒我:真正的进步,不在于永不犯错,而在于把每道错题都变成向上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