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明月挂柳梢,千里稻香万家糕",中秋佳节,恍然想念丰糕之味。因丰糕有年年丰收,步步登高之意,每至秋时,故乡人们会特制丰糕以庆丰年,亦作为佳节之礼,以表祝愿。其洁白如霜,香甜酥软,可谓别有一番风意。
也想学那莼鲈之恩的张翰,思及乡味便拂袖而归了,可是却难能同他一般洒脱。年少不懂“乡味”二字的深意,只觉乡味不过是令人垂涎的乡间美食,如今身在异乡才彻悟,世间乡味无不同,皆是游子心头的乡愁啊!
古时车马慢,文人商客有常常在外羁旅漂泊,归乡之路,短则数月,长则半生,亦不乏客死他乡者。他们望月思乡,羡鸿雁归巢,乡愁永远无从说起,也无法道尽。似饮一杯酒,难言其中滋味,苦涩自知。
明代四朝首辅徐溥在京为官多年,居如人流如织,繁华不息的京城,心里却始终思念着故园,念着那湖光山色,阡陌青青。
身上的朝服是年少离乡追寻的梦,如今却成了回家的羁绊。后来徐溥须发尽白,眼也盲了,终于得来告老还乡的恩准。一个腊月的寒日,他拖着老迈之身,颤颤巍巍地踏上了归途。不为路途颠簸,只恨目不能视。看不见故园的竹屋茅舍和桑榆晚景。只是安放着他的乡愁,时时刻刻待他归去。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归乡后他的乡愁大底化为了光阴不复怅然,乡味如旧,乡音如旧,他却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
你我从未意识到,在离开故土的那一刻,乡愁就已在心中沉淀发酵。或许是有乡音入耳,或许是尝到了熟悉的味道,漂泊的心骤然柔软,始知那便是乡愁。读懂乡愁,已在异乡,不知在这中秋之时,谁提着丰糕穿过街巷,在月下又与谁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