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知之易,行之难

初二 议论文 763字
2020-08-21 19:16:53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老师告诫其门生为官宜慎,其生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也。”老师生气了,其生又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有几人欤?”老师点头赞许,殊不知已经被戴上了一顶高帽。

孔子云:“言知之易,行之难。”知易行难即认识事物的道理较容易,而实行其事则较困难。知行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因为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普遍规律的把握,行是将头脑概念中的无形认知付诸实践;知不一定外化为行,而行则外化具体到举手投足,是知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知先行后,行又更远了一步,更深了一层,更需要不断的实践。由此可知: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王阳明也说所谓的良知是生而有之的。对于为人处事的一般道理,待人接物的礼仪规则,我们是很清楚的,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但事实上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例子实在不少,矛盾纷争每天上演,极力呼吁的和谐发展很难构建。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将知付诸行的过程中,面临着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要与人为善,但看到竞争对手的时候,依然恨得牙根儿痒痒;我们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三百六十五天有多少日子能“常回家看看”?我们知道要合理饮食,但面对垃圾食品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们知道环境保护重要,但依然打着“发展”“便利”的旗号去戕害自然;我们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有风险,但又有几人能克服贪婪和恐惧,在金融市场里保持清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信、微博、微信……打开手机就知天下事,知显然比以前更容易,但知道与做到做好之间,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自觉学习,需要始终坚持,需要艰苦努力,需要不断磨练。

而现实是太多的人在年少气盛之时志存高远,拒绝平庸,可大多成年后却甘于平庸,淹没于人海茫茫,只有极少数人能不忘初心地奋斗。因为做起来太难,能坚持到底的更少,所以,成功的喜悦永远只属于少数精英,能脱颖而出的总是那些克服了自己,也克服了环境的知行合一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