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涧鸟啼,荒野虫鸣,是为生灵之书;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是为自然之书;草木的生根发芽、开花落叶,兽禽的攀爬飞跃、争斗互啄,是为哲理之书…
人从呱呱落地那一个刻起,便为三书所环绕,为三书所教习。孩童的眼睛敏而好动,灵且纯粹,离于世俗繁琐之外,游于万物变化之中。在那单纯美好的年龄,耳濡目染,三书之理内蕴眼底,潜移默化,三书之思交融魂袛。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幼时,见山是山,看水是水。如今冠笄之年,看山不在是山,见水也亦非为水。昔日那单纯灵动的眼眸愈发沉稳深邃,散发着对外界真理的好奇和渴求。
人生启示三书已至耄耋,那深入神魂,最直接、最单纯的引导已不能满足我们对世界与宇宙的向往。纸质书与生活之书接踵而至,迎接着向未知蹒跚而去的我们。纸质书中丰富的精神世界、生活之书中骨感的现实世界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内在意识、打造我们躯干上最坚实的铠甲。在两书的接手下,我们迈向未知的步伐愈加沉稳而有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躯的年迈无法阻止精神的矍铄,深邃的眼眸一去而不复返,双眼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人生五书已尽去,苍老的双手细细摩挲着书细腻的纸质,目光凝视之处:看书仍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