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四书五经的《周易》。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君子,都应有自强不息的品质。我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与那些拥有大见识和大见解的相符合;但我敢肯定,是自己人生中的君子的人,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从古至今,自强不息是人们所谓之追求的精神品质。屈原在《离骚》中写到:“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有李白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屈原,李白皆是有远大抱负和聪明才干之人,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国家是治理不好的,唯独对于这种国家,也只能摇头叹气:“难!难!”可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可以被治理有方,唯独自甘堕落的国家,即使是卧龙凤雏来治理,也丝毫不起作用。
在魏晋南北朝,有一个人叫做祖逖,他在作司州主薄时,与好友司空刘坤感情极好,住在同一间房间,睡同一张床,盖同一床被子。有一次,在半夜祖逖听到了鸡叫声,便踢醒熟睡的好友司空刘坤,对他说道:“这不是什么恶心的声音。”言罢,便起床开始练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
我征引屈原、李白的话,祖逖的故事,就是为了证明人应该自强不息,人生应当自强不息。如果你问我:“人要成功需要怎样的品质?人如果活的很失败是为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人成功最大的秘诀是自强不息,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自甘堕落。”自甘堕落的,无论是社会团体还是个人,都简直是社会的一颗毒瘤,世界的蛀虫。我们对于自甘堕落的品质,应当避而远之,不可沾了分毫。下面所讲,皆是为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人所讲。
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一切通往成功的路都需要努力这个指南针去引领,如果你不够努力,那你将迷失在成功的路上。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份,他的处境,只要他努力,也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一个清洁工,在肮脏的街道上,努力去清扫,无怨无悔,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清洁工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一位人民代表,坐在光鲜亮丽的人民大会堂上,为祖国的发展出谋划策,鞠躬尽瘁,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人民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自强不息的人从来不分身份和环境,身处人民大会堂的人大代表和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强者,顾名思义,就是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命运的风暴,很多人选择了放弃,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自甘堕落。却有人不服命运的安排,与命运的风暴抗争。就比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爱迪生,他在发明灯泡的路上失败了100次,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去抗争,于是在101次,他成功了,他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实验——发明电灯泡。抗争命运的人有很多,任何年龄段的都有。年龄小的:“寒门孝子”冯莫林和“农村女孩”李智平便是其中的典范。冯莫林自幼母亲失明,6岁父亲失明,双亲的失明和生活的重担自父亲失明开始压在了他的身上,面对命运的刁难,冯莫林没有屈服,反而直面困难,带着失明的双亲和生活的重担负重前行。来自内蒙古的残疾女孩李智平,在三个月大的时候,由于父亲出门寻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时,没有将灶台的火扑灭,导致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夺去了李志平的双手。但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在面对命运的风暴的同时,总会有无数的社会人士和同学老师伸出援手,与她共度难关,这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年龄大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要说自强不息的人,那必然要提到三国的枭雄曹操,他到了他到了垂垂暮已之时,仍满腹雄心壮志,与开疆扩土,建功立业。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拥有自强不息的品格,因为意志力的源头便是自强不息。讲到这里就必须讲到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范仲淹,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尽管生活艰苦,但范仲淹他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可谓是不怨天,不尤人,在他10多岁时借住在长白山醴泉寺,不分昼夜的苦读,由于家境贫寒,范仲淹在饮食上十分节俭,每日仅用2L小米煮粥,待粥凝固后用刀划成4块,早晚各取两块为主食,配以少量的咸菜度日。就这样范仲淹坚持了三年,可见他的意志力很伟大,所以他成为了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
我深信自强不息的人生是美好的,灿烂的,我盼望能够与诸位共享自强不息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