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蓝社掘立,昂首脱视;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他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一一题记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受邀参加南航的一次学术报告时,面对台下学生的三连问,一连回答了三个“不知道”,这让台下的所有同学非常意外,但随后便收获了台下热烈的掌声。作为一名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丁老先生一生都恪守“用数据说话”的实验精神,当被问到——“您觉得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样宏大而抽象的问题时,丁老先生的一句“不知道”,让世人看到了一名科学家的谦逊与严谨,顿时令人肃然起敬。
“不知道”是一种严谨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这句千古名言,仿若一道耀眼的光,穿越千年,直抵人心。比起愚昧无知,不懂装懂更加不可取,它不仅是科学研究中的一剂毒药,也是为人处事中的大忌。竺可桢老先生一生坚守“知之为知之,丝毫不能苟且”的科学精神和人生信条,面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研究数据,时刻保持客观和严谨,苦心孤诣,潜心钻研六十年,为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质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知道”是一种谦逊的态度。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越学习,便越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真正的智者从不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而是永远对未知的世界报以谦逊和求知的渴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承认自己的“无知”有时候需要莫大的勇气,但却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谦逊和求知若渴的动力,在学海无涯中、逆流而上。
“不知道”更是一份莫大的幸运。人们常说,科学进步是因为人们永不消减的好奇心。未知的事物往往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激起人们跃跃欲试的探索精神。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我们都是一只井底之蛙,当我们触碰到未知世界的边界时,与其因碰壁而感到气候,不如将其看作一份幸运的礼物,努力探索,挣脱径梏,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世界因未知而绮丽繁华,让我们怀揣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和谦逊,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