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当立。这便是我想给你们的青春寄语。
列夫·扶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确实,人之为人,在于做人讲求人格、讲求气节。而究人格之本,我认为就在一个“立”字,人的品格思想、精神追求,应该是站立着的。
“人”这一个字,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立起来的“人”,必然是遇困难不退缩、遇危险不躲进,遇强者不低头,遇权势不卑微的。人能“立”,必然能坚守德操、守正执著。一个人,只要做到了“立”,那么不论人生际遇好坏,他都可无愧于自己这一生。
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籽弑杀了齐庄公。他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便将史官太史伯找来,让他歪曲事实,给自己洗脱罪名。可太史伯毫不犹豫地在书简上写下“崔抒弑其君”五个字。面对死亡威胁,太史伯毫不动摇,终遭毒手。太史伯被杀后,其弟太史仲接任,仍写“崔抒裁其君”,再被害。三弟太史叔接任,还是照直而书,又被虐杀。四弟太史季接任,凛然说出“你能灭我一族,却杀戮不完史家,正义永远不会断绝”的话语。太史伯四兄弟为据实直书前仆后继,震慑了崔抒的心,他不敢再举起屠刀,无奈之下让太史季走了。那份不屈的铮铮铁骨,成就了一个个立起来的人生。
人无品而不立。人的品格是他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综合体现。东汉杨震面对贿赂,义正词严,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让行贿之人羞惭而退。明代清官海瑞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多次冒死进谏。他们刚直守正,以德立身,彰显了一个人的道德底色和挺立世间的脊梁。他们的人生都是因有品格而站立起来的人生。
为人者,当立。能立者,方为大写之人。愿我们不断锤炼品格,锻造人格,成就立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