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德"极为重。孔子云,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还助其为恶。可见,在距今千年的战争年代,就有“人无德不立"之说。习近平在北大中的演讲中也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现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如果一个民族,没有道德,没有核心价值观,即使有雄厚的实力,发达的经济,辽阔的疆域,也无法在多元世界立足。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即使他身强体健,英姿飒爽,智力超群,也无法立足于当今社会。
曾子是家喻户晓的思想家,于是曾子的妻子说:“你不去,我就杀猪给你吃。”事后,曾子回来了,便去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出来劝阻。曾子便说:“你说出的事就要做到,不然孩子以后就不会守信了,更培养不出孩子的‘德’”,付出不是一般的,他诚然认为“人无德不立”的。
汉高祖第三个儿子汉武帝刘恒,为薄太后所生。他以孝及治国之道著名,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日夜侍奉,亲尝苦药,喂给母亲,他只有亲口尝过后,才放心给母亲服用,他在位期间,重于德志,兴复礼仪,使得西汉兴隆。他认为国无德不兴。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舜为五帝之一,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父亲和弟弟想要谋害他,要求他修草房子,他俩在房子下放火,他纵身一跳得以逃生。他父亲要求他挖井,他在下面挖,他父亲带着象在上方拨土入井,他急中生智挖地道才得以逃生,但他仍然对父亲百般孝敬,对他弟弟也是十分疼爱。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并将帝位禅让给他。
国无德不兴,若汉武帝刘恒在治理天下时不注重德,想必他也不会在位二十四年。人无德不立,若曾子不注重德的培养,如何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思想家。若舜心中无德,他怎能成为五帝之一。
所以说,德是大道,并不是简单的一言一行,也不是几句话就能栓意的,它的真谛根植于内心深处,并表现在人的行为上。人只有修身立德,才能立足于社会,家庭才会和谐稳定;一个国家只有立德,才能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