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有多少夜晚,我默默地拿起毛笔,笔尖在纸上不停地舞动。几只蜡烛被点亮,最后化为了灰烬,如同逝去的时间,悄悄溜走。岁月的河流将年少的我承载着,它也在渐渐地稀释我的年少无知。但我仍然会时刻听见自己对生命承诺的余音,仿佛是一只上了发条的时钟,在昼夜不停地刻画自己充实的一刻刻。
时钟滴答,我在记忆的长河里悄悄寻找着以前的自己。一个镜头咻的一下从我眼前划过,我的心不由地咯噔了一下,我抓紧了那一刻,感受它带来的温暖。回想起十岁时的我,坐在那个熟悉的环境中,手足无措地转动着笔尖,飞快地在纸上写字。老师看着我,说:“字要静,不能一味地求快。”我当时虽然理解得不够深刻,却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老师的指导。
可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尽管我的字一直在练习,似乎始终没有多少进展。直到一天,老师看着我的字,一脸的无奈和失落。他给我写了几个字,对我说:“每天都要认认真真地练习,在静下心来的时候,用心去感知笔画的流畅和优美。”我当时不明白,但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放学回家,母亲问我课上的表现。我低下了头,觉得自己好像对不起老师和母亲。母亲安慰我说:“每天练习一点点,不要急功近利,字要写得工整而端庄,灵动而不失庄重。”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明白字要“静”的含义,开始慢下来,用心去感知每一笔的特点和韵味。
练字对我来说不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积累和提高。我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我,时刻保持静谧的心态。慢慢地,我的字越来越好了,直到全校一等奖的练字书法大赛冠军属于我。
如今,我明白了字要“静”的真谛,我也很欣喜,因为那个以前的自己,已经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我。我已经学会了尽情挥洒自己的笔尖,也已经愿意用每一次等待的时间去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