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悬空寺。我已经不止一遍的在书上读到这个寺庙的名字。我很好奇这个名字的由来,更好奇的是,这座寺庙为何会“悬空”?正巧,暑假我和父母一起去了山西游玩,亲睹“悬空寺”的真容。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悬空寺,这座悬空寺确实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可谓真绝,其建筑艺术可谓真高。这里山势陡峭,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粘贴在悬崖上似的。由于人太多了。我最终还是没随着人流登上寺庙,我羡慕的看着像悬空寺走去的人。自己只是在寺下面感受着它带给人们的“悬”。离开悬空寺时,我又远远地抬头回望,看见悬空寺那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似的……我不禁发出感慨:“悬空寺好‘悬’啊!”
参观完悬空寺,我们接着乘车到了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壮观的石窟中蕴含着佛教的艺术,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还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可是,当我仔细的看向标像时,总能看到几处斑驳的痕迹。这些痕迹犹如佛像的伤痕,警示着我们爱护劳动人民留下的遗产。
不管是悬空寺还是云冈石窟,都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铭记这些历史爱护这些景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