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打边炉

初二 叙事 887字
2023-12-16 20:49:12

这几天天气异常寒冷,淅沥沥的冬雨下个不停,在瑟瑟寒风中,我又思念起在故乡打边炉的美好时光。

我的故乡在广东顺德,每到冬天,家乡人有打边炉的习俗。打边炉类似于吃火锅,亲朋好友、同乡故旧为炉而食。“打”指“涮”的动作,因置炉于人的旁边,将食物边涮边吃,所以叫做打边炉。家乡的打边炉和吃火锅还是有些区别的: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是用金属器具盛装食材,打边炉的锅则是用陶泥做的砂锅;火锅可以用电磁炉或者煤气炉,作为热源,打边炉的炉子是特制的红泥炉子,内烧木炭;打边炉的筷子特别长,约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食客站立涮食。

家乡打边炉无场合之分,无贵贱之别,人们讲的是心情愉悦,吃的痛快。金碧辉煌的大厅,考究的桌椅,精美的餐具,人们举杯挥箸,吃喝划拳,声音震耳欲聋也没人介意;街边简陋的小店,几张桌子,几口老砂锅,人们照样大快朵颐。打边炉不但能想口服,而且还具有行气、健脾、养胃、散寒、排毒的功效,虚寒畏冷的人,冬季尤其需要多打边炉,对身体大有裨益。

我最常去打边炉的地方是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餐馆。店铺不算大,店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桌上放着红泥炉子和砂锅,看上去也算整洁。店面基本没有装修,只铺了看上去很廉价的地砖,简陋至极。可就这样一个小店,生意却非常红火,我每次去光顾的时候总是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打底奴的汤相当重要,一般店里的底汤是用鱼骨虾头熬成的,而这家打边炉店的底汤是用猪肚和土鸡加入白胡椒以及枸杞、当归、桂圆等温补药材熬成的,一锅奶白色的底汤着实让人垂涎。打边炉首先是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猪肚土鸡底汤,从嘴巴一路暖到位,瞬间驱走一身寒意,真是酣畅淋漓、舒服无比。打边炉吃上两三个小时不稀奇,要的就是那份闲情逸致。涮料有鸡片、生鱼片、羊肉片、生蚝、菠菜、茼蒿、生菜等,可涮的东西都是见火就熟的。有人喜欢在底汤里加上几块豆腐,据说可以减轻打边炉后口干舌燥之弊。蘸酱以沙茶酱为主,也可以用海鲜酱作为蘸料。

大家站在红泥炉边,手持长筷潇潇洒洒的涮,痛痛快快的吃,红红的炭火映红了人们的脸,浓郁鲜香在人们的味蕾上流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打边炉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暖意,还有缕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