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叔父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他那典型的东北大汉模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身姿挺拔,面部轮廓分明,眼睛不大,眉毛又浓又密,嘴唇厚厚的,说话时露出一口白牙。
难得的家庭聚餐上,他总是操着满口的东北话向我们谈起作为一名救护车司机的日常工作。“你们可不知道我们那个调度员一接到电话,我就启动救护车,一脚油门就上了道,说时迟那时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叔父在饭桌上口若悬河,我们也听得全神贯注。“别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救护车司机,也能发光发热!干我们这一行都得随叫随到,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更要对得起病人和自己的良心!”讲到这里,叔父收敛了笑容,表情一下子严肃认真起来。叔父身上似乎隐隐约约有一束光,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当我真正走进那束光,明白它、感受他它的时候,是在那个大年三十的晚上。
如往年一般,一家人围坐在红木园桌边,相谈甚欢。鹅毛大雪被窗户阻隔在外,屋内温馨幸福。随着最后一道菜——红烧鱼的登场,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快朵颐时,“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音量之高吓了我一跳。叔父接了电话,表情渐渐严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叔父投去了急切关心的目光。
“我得回去一趟……”
我不禁紧张疑惑:一方面,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我们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光;另一方面,今天医院并不是叔父值班。
未等我回过神,叔父便已经在大家肯定与赞许的目光下,换上了不知从哪里拿出来的工作服。“等我回来啊!”撂下一句话,他就打开门匆匆离开了。
一首《难忘今宵》宣告了今夜的结束,一阵门铃声圆了一家人对团圆的等待——叔父回来了。他如往日一般坐在桌前,迎着众人的目光,讲起了这次经历:“今天人手不够,医院联系了不少同事,赶巧今儿是个特殊日子,有的人回了老家。虽然今天不是我值班,但是我是救护车司机啊,干我们这一行,就得随叫随到!”叔父拍了拍胸脯,微微昂起头。“无论啥时候,到哪里,这身工作服都得跟着我,毕竟战士上战场,咋能不穿盔甲……”他挠挠后勺,眼睛眯成了一条短弧线。
这时,窗外烟花灿烂,明艳的光芒冲破无边黑夜,照在了叔父身上。叔父就像这流光点点,穿梭在漫漫长夜——他是光,生来便是要照亮一片天地,明知自己微不足道,那又何妨?看,在哪天边,新日正冉冉升起!
过去,倘若谈起“英雄”二字,一个未曾做过轰轰烈烈大事的普通救护车司机又怎能在我心中排的上号呢?而今看来,我对“英雄”的定义太片面:那些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的伟人自然是令人钦佩与歌颂的英雄,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在自己岗位上与生活中努力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一抹光亮的人也是英雄。
我的叔父真真切切的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那道流光下,是平凡的伟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取材真实,有自己的思考,情感饱满。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