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心静,事半功倍

初二 叙事 629字
2023-09-10 10:05:39

“十指春风,妙手偶得”,于苏绣上静心,方能事半功倍。

母亲喜欢那柔情似水的苏绣,我也爱苏绣里的小桥流水。可惜每次帮母亲刺绣,我总是费力不讨好,一针一线,杂乱无章,少了些风雅,母亲却总是绣得又快又好。回想一下,我总是想着赶紧绣,想快点看到成品,绣的过程中难免着急、浮躁;可母亲却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安安静静地绣,慢条斯理地绣,把优雅染进了风里。

看着我的狂野杂乱的刺绣,再看看母亲的精致细腻的刺

绣,我陷入思考:我是不是太浮躁了,是不是没有足够静下心来?

重新拾起那根银针,将线头紧紧捏住,然后凑近针眼,将线穿好后打个结。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自己急促的气息,放松紧细的肌肉,放空纷乱的大脑,舍弃那急功近利的心态,认真体会苏绣的清新雅致。我重新明白,我爱的是苏绣,是宁静如水的苏绣。闭上眼,捋顺下针的思路,在脑海中反复练习走线的规律。

再睁开眼眸,看那五彩的丝线,那银针,那白布,眼前浮现的是“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我愈发感觉到自己不是在刺绣,而是用针线在抒写江南,小桥流水的江南。看着一旁铜镜里自己坚毅的脸庞,那认真的眸子闪着光,我发现自己已静下心来,在静心中思考苏绣的本质,是融汇那情,那物,那烟雨的江南到我手握的丝线中。拿起针,一扎一挑,手中的针像一只灵巧的小鸟在云中穿梭,从这头飞到那头,线与线交错,却自藏规律于其中。

比起先前挤牙膏似的刺绣,心静后下针如有神助,丝滑顺心,人物活灵活现,江川奔流不息,而这都是心静后的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