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光的脚步匆匆,转眼间已是好多年过去了。故乡在我心中一直是那样遥不可及,但是那温暖的记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刻,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那袅袅的炊烟依依多情地笼罩者每家每户,氤氲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村庄。清晨,炊烟十分灵动,蒙蒙亮的天空,衬着那早起的人们,似婴儿来到人世间第一次睁开的眼眸,又如一只顽皮的小鸟,好奇地扑扑稚嫩的翅膀尝试能否飞行。
中午的炊烟最浓,恰似迎风展开一匹白棉布,四散开来的是饭菜香,柔柔地飘飞着,就像一座白云工厂。
走在田间的小道上,一片片田地,庄稼正逼仄着眼的是欲滴的绿,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油绿、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小虫子也来到这里凑热闹。你瞧,一只七星瓢虫爬上爬下吮吸着叶子上的露珠,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你把手指堵在它前面,它就会转个方向继续前进,如果你不停地挡着它的去路,它便会抖抖翅膀,飞到另外的地方,继续它的旅游生涯。
天边的晚霞如赤朱丹彤,在天空中构出了一幅绚烂的画。夕阳如一个大红灯笼,挂在树梢。不知是哪家的孩子,悠闲自在地躺在牛背上,嘴中叼着一根柳枝,哼起了小曲儿。鸡啊,鸭啊,鹅啊,它们好像约好了似的成群结队地往家走,不时地还叫几声,好像在说:“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远处,袅袅的炊烟升起了,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我满怀欣喜,眺望着,那袅袅的炊烟。
那缕缕炊烟升腾在我的心里,温馨着我的记忆,是我心中永远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