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流逝,许多往事在沙漏般的光阴中,一闪而过。而在时光淘洗中,我与书法牵连不断。
小学时,一次偶然,我在电视中看见了那飘逸的毛笔字。自此之后,我便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的坚持下,妈妈给我报了书法班
当我第一次踏入书法室,那洁白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字体的作品,空气中飘散着淡淡墨香,同学们都在座位上认真的练习。我随着老师的指引来到座位上,开始了第一次练习。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轻轻沾了点墨,墨水在笔尖晕开,初拿毛笔的手还有些发抖,颤颤巍巍地在宣纸上写出第一笔。从此之后,我在老师长久的指导和纠正下,写得越来越好,所收到的夸赞也多了。
一段时间后。老师见我熟练起来,便提出让我完成一幅作品。我对此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很快完成。可到我正式在作品纸上写时,不是字形结构出错,就是大小不一。和一旁挂在墙上的优秀作品比起来,真是差远了。我不禁有些胆怯,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没有天赋?是不是还不到写作品的水平?在接连又写错两张后,我忍不住对老师提出了“放弃”。老师面带微笑地瞧着我,缓缓开口:“你不是不行,看之前练习时写的多棒。你只是太急于求成,并未静下心来。写字如做事,只有静心才能成功。”
老师的话深深刻在我的心上。之后我重新振作,静下心来研究每一个细小的笔画,不停向老师虚心求教,拿废弃的作品纸练习。最终我重新拿到一张作品纸,老师对我说:“这是最后一张纸了,成败在此一举,要好好把握”。我重重点了点头,暗暗给自己加油。抬笔,蘸墨,落笔……我全程全神贯注着,不停地看着例字,生怕写错一笔,时不时还用手量间距。当写完最后一笔时,我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巨石落地,才发觉头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望着这幅字,我不禁愣了愣,这真是我写的吗?老师走过来,拍手称赞:“看!只要你静心来慢慢写,就是能成功的!”
几年过去,我也已经写过不少作品,但老师的话仍萦绕于心,让我始终记住不论做任何事,都要静下心,不急躁,只有用心做才能成功!
教师点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以“我学书法”为线索,通过描述练习书法的经历,阐释生活哲理——不论做任何事,都要静下心,不急躁。文章语言朴实而生动,就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童向别人真诚地诉说自己与书法之间的故事。为了写好这个故事,小作者选取了“我”学习书法的经历作为基本材料,具体划分为三个时段加以表现:“第一次踏入书法室”,刚接触书法,笔法幼稚,但“乐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因为急于求成,“我”的作品都不甚理想,开始自我怀疑,老师的话让“我”深受触动;“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与教导下,“我”坚持不懈,最终收获了满意的作品,也意识到了“静心”的重要性。这三个时段,都紧紧围绕“我与书法”这个核心,都或隐或显的蕴含了“静心”的影响,也为最后篇末点题,强调“静心”的意义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工作。读着文章,仿佛看到“我”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成熟,书法技艺也越来越高超。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