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粽子

初二 叙事 739字
2023-08-22 17:59:20

“五月五,过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端午童谣从清晨的山涧缓缓传来清脆、婉转,携着一丝清凉的风,将故乡从睡梦中叫醒,不经意间,端午迈着轻盈柔曼的脚步来了。

奶奶早已在厨房忙碌,我想在温暖的被窝里多待上一会儿,可端午的歌已在奶奶的厨房里高歌吟唱,睡意便在那徐徐升起的炊烟中消散而去。

奶奶的选材十分讲究,粽叶必须是墨绿的,长长的,宽宽的,有一种艾草的清香。奶奶将挑选好了的粽叶铺在盆里,浇一壶热水,白气升腾升夹着袅袅的清香,那香气就像活了一样,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有生命!

我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糯米,一粒粒晶莹饱满,此时都相互依着,沉甸甸的,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玉液,沉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易学,只放红豆和糯米,墨绿的叶裹红白的馅儿,原味、纯粹,又不失独特的清香,令我迷恋。

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令我着迷,两层粽叶错落的抹平展开,两手一弯便出现了一个圆锥形,将馅一撮一撮地放入圆锥形中,奶奶的大手紧捏着盛满馅的棕叶,一根绳紧紧绕过裹了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牛角形的粽子。不多时,奶奶便包好了一盆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咕的响着,是端午的歌谣最亲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飘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停的趴在门口张望,奶奶说“不急、不急,越煮越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满屋的粽子香,粽子早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盆里,我捧起一个粽子,轻轻一拉,绳便解落展开棕叶,粽子煮得透亮,微微的染上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长大后我吃过鲜肉粽,四角粽,八宝粽,蛋黄粽,但都不及奶奶的粽子纯粹。

端午的童谣在每个端午,温柔呼唤我儿时的回忆。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暖的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时光流逝,端午的童谣再次响起,奶奶的粽子与我隔着时空相视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