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李

初二 叙事 717字
2023-08-18 12:53:14

冬天到了,要说什么能够驱散这彻骨般寒冷的话,在我看来,恐怕就只有老李和他那门能豆花手艺了。

老李是一名豆花师傅,他干这行已有四五十年了。母亲那辈的人,大多是吃着他的豆花长大的。他对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好,所以我们都爱吃他的豆花。

上次吃老李的豆花时,大概在冬至日前吧。外边天寒地冻,我便呆在家里,守在火炉旁落哆嗦。街上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吆喝:“豆花!”我一听乐坏了,这准是老李我便跑到厨房里抄起一个大碗,往兜里塞了三块钱就往外跑。直冲到老李跟前,叫到:“师傅,来碗豆花!”我们俩是很熟悉的,他笑道:“好!”

于是他接过碗,掀开一个大锅盖,原来里面全装的是豆花,散发着淡淡清香。他拿出一个瓜瓢,盛了满满一瓢豆花,便往我的碗里倾倒下来。看似“一泄千丈”,实则里面是有学问的:一壶倒完,汤的表面刚好和碗沿齐平,不多不少。看似已完全盈满,汤汁却没有丝毫溢出,这便是老李的绝活。正当我打算付钱时,老李却笑着摆摆手说:“不必了,好久没见到你了!”好意难却,我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老李的豆花温润绵长,朴实无华。汤汁并不是非常甜,但却是浓郁厚重、充满乡土气。豆花味道看似很淡,实则香气悠远、回味无穷。红糖汤与豆花,这两样普通的材料在老杨的调和下,有了恒久的魅力,成了家乡人的味觉记忆。老李真称得上是小镇上一个高超境界的豆花大师。

街上寒冷的风还在怒号,可在这整个冬天,我已经不觉得冷了。不仅仅是因为豆花,还因为老李。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他坚守住了传统豆花在这片古镇的最后一块阵地。因为他的匠心,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因为他的恒心,豆花手艺得以绽放光芒;更因为他的热心,人们在寒风中仍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我想,既然天津有泥人张,那么老李,也该被称为“豆花李!”